端者,初也。“五月初五”是端午,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也有传说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为了纪念他,百姓纷纷到江边凭吊,习俗流传至今。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习俗甚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
吃粽子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至国外。
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老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老节日的形成蕴含了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因此自古以来有不少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渔家傲》
北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温馨提示
请市民游客务必在游园前提前先预约,来园时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配合公园管理人员做好扫码测温和秩序引导工作,园内游览要佩戴好口罩,保持1米以上安全游览距离,不扎堆、不聚集,安全文明愉快游园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