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患者的情况继续恶化,已经出现严重的尿少和低氧,很难坚持到周五,团队立即在深夜紧急召开会议制定手术方案及策略,将手术时间提前,术前应用床旁血滤治疗,保障患者具备了手术时间窗。虽然团队进行了周密的计划,甚至细到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置,然而真正手术时,团队还是面临着不可预知的挑战。
第一关:术前CTA
手术大方针制定后大动脉CTA是TAVR术前的必需检查,对于制定手术策略亦具有决定性意义。由于患者很难耐受CT检查,所以团队决定手术当天进行CTA检查,然后立刻全麻手术。团队7点钟早早来到病房,刘巍主任、孙华毅主任医师、韩蕊主治医师、CCU护士等亲自陪同,患者被送至到CT室进行检查。然而患者在行CTA检查时再次心衰发作,在麻醉医师和CT白荣杰主任团队配合下,迅速处理心衰,最终确保CTA检查得以快速并顺利地完成,为术中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第二关:ECMO植入
团队对CT的检查快速进行分析,制定了TAVR手术策略。对于这样的一个高危的患者,几乎全身所有的血管入路都占了。右侧肱动脉进行动脉压监测,左侧肱动脉行双侧股动脉造影,以进一步评估ECMO及TAVR入路,预定左侧股动脉植入5mm粗的ECMO置管,右侧股动脉为TAVR主路。左侧颈静脉已经放置透析置管,右侧锁骨下静脉入路为静脉输液入路。所以剩下的入路已经只剩下双股静脉作为ECMO入路及起搏器入路。
然而手术过程仍是一波三折,血管外科贾伟副主任、程致远副主任医师在准备植入ECMO鞘管,穿刺血管造影时意外发现,患者由于存在下肢静脉滤器,双下肢静脉均阻塞,两侧股静脉的入路不能用了。怎么办?团队凭借以往丰富的经验,临时改为经右侧颈静脉及左侧股动脉入路植入VA-ECMO,起搏器改为经左侧锁骨下静脉送入。
入路顺利开通后,ECMO连接,正常运转,这样在ECMO的辅助下,TAVR手术开始正式展开。
第三关:术中冠脉保护
手术过程同样险象环生。使用23 mm球囊对主动脉瓣扩张时发现,冠脉开口受压可能性较大,刘巍主任立即决定使用guidezilla及球囊进行冠状动脉保护。在助手韩昊副主任医师,兰永昊主治医师等通力配合下,瓣膜被精准定位。孙华毅主任医师则承担了起搏器保驾工作。赵兴山副院长,王继红副主任也全程督战和参与抢救。正是在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及整个团队的精准配合下,并经马旃副主任医师术中超声的反复评估确认,瓣膜被顺利释放。术后造影提示瓣膜固定良好,膨胀效果良好释放至工作位置,经造影确认瓣膜工作状态良好,瓣膜狭窄得到明显缓解。患者术后即拔出ECMO
瓣膜释放后有少量瓣周漏,进行后扩张后,支架位置良好,工作良好
第四关: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当天即拔出气管插管,清醒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感觉好多了,谢谢主任和各位大夫。”但是由于心功能太弱,患者拔管后身体非常微弱,一度处于缺氧状态,刘巍主任一宿没有回家,同二线值班医生王会娟一起看护病人,直至病情稳定。术后刘巍主任亲自给患者检查心脏彩超,心脏恢复良好,患者主动脉瓣正向血流峰值流速及跨瓣压差均明显降低。刘巍
北京积水潭医院
心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96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并先后赴新加坡国立大学Tan Tock Seng医院,日本东邦大学大森医院心血管介入中心,美国休斯顿德州医学中心Methodist医院Debacky心血管中心及德州大学医学部交流访问积累了丰富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经验。
擅长冠心病诊治、心脏介入治疗和主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特别在主动脉疾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帮扶国内十余家医院实施介入工作。
担任中国医疗及保健协会对外促进会医疗质量控制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常务委员, 北京生理科学学会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副主编,中国医药杂志社英文编辑等社会职务。
文图丨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