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更新“优秀案例”系列报道|⑱石景山区八角新乐园——八角街道腾退空间再利用项目
2022-08-08 11:2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导 读

8月1日起,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陆续推出城市更新“优秀案例”系列报道,从这些优秀案例中寻找探索的方向。第十八站带您了解石景山区八角新乐园——八角街道腾退空间再利用项目。

基本情况

八角新乐园项目场地位于石景山区八角街道阜石路南侧,占地2.84万平方米,是八角街道腾退空间再利用项目,被列入2019年便民设施及公共空间提升项目,建设集园林绿化景观、体育休闲设施为一体的安全、生态、开放式的高品质冬奥主题公园。公园充分考虑各个年龄阶段的活动需求和活动项目,打造“全民健身新场景,冬奥形象新地标”。

八角新乐园项目平面图

实施成效

八角街道腾退空间再利用项目是石景山区“冬奥景观大道”沿线的重要景观节点。面对冬奥主干道的特殊位置、高压线塔的限制和八角街道居民的需求,项目对腾退空间进行整体规划,将居民活动设施、文化景观融为一体,改善区域环境;同时重视群众参与、共建共享,配合属地政府开展多项活动,将冬奥运动与冬奥精神带进社区。

自开园以来,八角新乐园吸引了大量居民来游玩。新乐园以互动共治的模式,为整个区域注入活力,受到多方认可,得到央视新闻频道、北京卫视等全国多家媒体平台的报道。

八角新乐园改造前

八角新乐园改造后

创新经验

基于现状中存在的高压线塔问题以及处于冬奥主干道的特殊位置,如何将冬奥精神与运动带进社区,同时优化城市空间、提升街道居民生活品质是项目要解决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场地调研及居民问卷调查,项目最终确立了“缝合城市”的设计方案,通过景观设计将被道路、高压走廊分隔开的“城市孤岛”紧密缝合在一起,恢复这里以往的人气,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一个冬奥主题“全年龄嗨场”。整个公园在功能的划分上充分考虑了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五个年龄阶段的活动需求和活动项目,设置了足球场、篮球场、滑板场、冰壶体验区、景观跑道等体育运动空间,将冬奥的运动精神传递到社区。

结合地块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场地功能

基于场地现状和舒适感测试,将场地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主要活动空间及主要大乔木种植均设置在高压线塔15米范围线以外,且场地内最高构筑物不超过10米。场地形态上以下沉空间为主,或者借助棚、围栏、植物来拉开和高压线的视线距离,提供更有安全感的心理保障。

运用冬奥元素,打造冬奥冰雪新乐园

公园整体设计结合冬奥会的主题,从阜石路向南望,以冬奥元素为灵感的“雪山”“雪花”形状构筑物跃然眼前。应用“雪山”作为冰雪主题构筑物的设计灵感,设置安全性强的攀爬、滑梯、风动设施等游戏形式及空间。同时,加入雾喷、投影灯光等科技元素营造冰雪世界的梦幻场景,打造创意街区空间。雪山构筑物的内部空间被打造为“雪山小课堂”,提供了更多邻里社交的可能性。

雪山大滑梯

雪山构筑物夜景

亲近自然、互动参与,打造寓教于乐的儿童友好空间

秉持“儿童优先、为儿童而设计”的理念,公园内打造了释放天性、勇于探险、趣味横生的儿童游戏空间。雪山构筑物的设置满足了儿童的寻知和探索需求,以锻炼孩子们的胆量。乐园内设置了雪花种植课堂,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植物种植体验,学习植物培育的小知识。

中心下沉浅水池

居民共建、 互动共治, 街区腾退空间活力新生

打破传统腾退空间的改造模式,设计师与使用者共同创造,设计者赋予了空间一定的功能形态,使用者则呈现出完整全新的生活景象,以互动共治的模式,为这个地块乃至整个城市注入活力。

中心下沉浅水池夜景

主场地鸟瞰图

本内容由市委城市工作办、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提供


作者: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