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宝兰
Geodorum eulophioides Schltr.
△拍摄者:史军
△拍摄者:史军
形态特征
贵州地宝兰是兰科地宝兰属植物,茎为块状,不规则的圆球形,直径约2厘米;花期叶已经成熟,花葶从植株基部发出,长约32厘米,总状花序,小花数量多,呈玫红色,花瓣近长圆形,稍斜歪,宽4.5至5毫米,唇瓣卵形,边缘波状。12月开花。
保护等级
IUCN等级 极危
贵州地宝兰为黔桂交接地区特有兰科物种,具有科学价值。其花大而漂亮,又不失为重要的观赏花卉种质资源。
致危因素
森林的大面积砍伐,栖息地的丧失,生境遭破坏是导致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人为的过度干扰也是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原因。
生长环境
在贵州罗甸生于海拔600m的溪沟旁。在广西雅长生于悬崖边,当地现有资源量不超过100株。
什么是极小种群?
特指分布地域狭窄,长期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胁迫而呈现出种群退化和个体数量持续减少,以致种群和个体数量都极少,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可存活种群,而随时面临灭绝风险的野生植物。
为什么这么濒危?
自身因素:包括繁殖障碍、花粉限制、近交衰退、坐果率低、萌发率低、幼苗死亡率高、遗传多样性低、适应能力低下等。
外部因素:包括地质历史变迁、冰期作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种间相互作用、动物啃食、人类采挖、生境破碎化、生境退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