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彩镇坞里村藏着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08-27 08:5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无香无味的漆器却不是很容易被人发现。在南彩镇坞里村,藏着这样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漆镶嵌髹(xiū)饰工艺,也是燕京八绝之一。

刘军的“藏宝阁”一角。

“金漆”与“镶嵌”工艺的结合称为“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该工艺通常由设计、制作木胎、髹饰漆胎、装饰四个工艺流程组成,最终完成一件金漆成品。据了解,金漆镶嵌产品的题材十分广泛,彩绘类色彩艳丽,雕填类富丽堂皇,刻灰类气韵浑厚,断纹类给人以饱经沧桑之感,虎皮漆类五彩斑斓又似天然成就,镶嵌类层次清晰。顺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军介绍:“在我20出头刚到金漆镶嵌工厂上班时,厂里有300多人,制作出口的漆器远销海外,在南彩镇也曾一度辉煌。后来,工厂改制成为现在的北京鑫漆源工艺品有限公司,于2009年列入顺义区非遗项目。”

采用传统镶嵌制作技艺制作的紫檀嵌螺钿笔筒。

刘军有一间“藏宝阁”,存放着他心仪的作品和淘来的收藏品,推门而入,一件件设计独特、精心保护的器物摆放整齐,精致而优美。刘军详细介绍了他制作的每一件漆器,从灵感来源到制作工艺,再到成品,每件漆器都倾注了不少心血。参观漆器制作流水线时,刘军向记者介绍:“我们现在设计制作的漆器工艺产品,有雕填、平磨螺钿等,再结合老北京传统文化,使用天然大漆,采用贴金、描金、填金等工艺,最后制作出风格迥异的漆器成品,展现给国内外喜爱传统工艺的人们。”

采用犀皮漆制作技艺制作的绿水蓝天犀皮漆天球瓶。

为了让金漆镶嵌髹饰这一工艺继续传承下去,多年来,刘军通过参加拍卖会、各类公益活动等渠道,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军告诉记者:“这项工艺成为非遗后,我们坚持走进社区、学校、大型活动现场等,通过现场展示、制作、知识讲解等方式,向群众介绍金漆镶嵌工艺、作品,普及知识的同时,吸引更多人关注、学习这项传统工艺。”

刻灰屏风(群仙祝寿图),刻灰工艺在明清两代漆器制作中就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是金漆镶嵌在漆器制作中一项技艺门类。

目前,刘军制作保存、可展示展卖的漆器作品,根据不同工艺可分为描漆、描金、雕填等12大类、600余个品种,其中屏风150余堂、壁画120套、大小家具350套件、装饰摆件8000件。刘军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将这些漆器都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漆器、走进漆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


作者: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