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气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今日我们迎来秋分节气
瓜果飘香的金秋季节已经来临
秋分平分了秋季
从此开始
北半球昼短夜长
白天越来越短
阴气转浓
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凉
秋分
[南宋]刘翰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秋分三候
秋分有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
二候蛰虫坯户: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用细土封住洞口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因此干涸。
秋分前一日览镜
— [唐]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秋分习俗
一、祭秋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人们在此时祈求生活美好与安宁。
二、竖秋蛋
民谚说“秋分到,蛋儿俏”。这天,人们会玩一种“竖蛋”游戏,将鸡蛋慢慢地竖起来,松手,蛋不倒即视为成功。
三、吃秋菜
秋分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人们会在秋分将野苋菜与鱼片一起滚为“秋汤”全家分食,祈求安宁、平安健康。
四、庆秋收
天高,云淡,气净,风轻,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每年农历秋分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秋收、秋耕、秋种“三秋”大忙正当时。
秋分养生
虽然我们常说“春捂秋冻”,但是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以防着凉感冒。
吃得“润一点”。日常食谱可加入豆腐、白萝卜、冬瓜、丝瓜等蔬菜,水果类可适当吃些石榴、梨等,止咳化痰又润肺。
由于夏季昼长夜短,很多人习惯晚睡,入秋后作息无法调整,导致很多人因睡眠不足,在入秋后感到疲乏,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
一般最好晚上10点半就准备休息了,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秋分出游推荐
秋分时节
此时出门走一走
是“解秋乏”的好方法
文旅君为您推荐
北京几处适合秋游的地方
趁着秋高气爽的时节
出门散心,强身健体
心情也会舒畅起来
圆明园“金秋盛宴”
图/北京日报客户端
圆明园金秋游已开幕,在金秋时节走进圆明园,欣赏宜人的园林风光,享受一场丰盛的“金秋盛宴”。圆明园西部的洞天深处、勤政亲贤、藻园等景区种植了百日草、波斯菊、硫华菊、矢车菊、孔雀草等花卉,总面积达万余平方米,现已进入最佳观赏期,片片花海色彩艳丽、繁花似锦。
首农·紫谷伊甸园“紫色花海”
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的首农·紫谷伊甸园里,深浅交替的紫色花海绘制出一幅紫色的华章。进入盛花期的薰衣草和柳叶马鞭草同园内几十种花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绵延如浪的紫色花海与错落有致的欧式建筑遥相呼应,极富艺术气息的喷泉广场和风车长廊更是典雅别致。紫谷伊甸园薰衣草和柳叶马鞭草的盛花期将持续到11月。
昆明湖水“解秋乏”
秋日不仅是色彩绚烂的,还可以是从容治愈的。一湖秋水,更能让您感受北京秋天的魅力。
风清云淡的秋天,颐和园内的昆明湖碧水粼粼,湖畔的万寿山着上一身墨绿,静静矗立,彰显秋的从容。湖光山色两相映,晕染了一幅温婉的浅秋画卷。
这个周末相约颐和园,与秋为伴,与秋共舞,让昆明湖的一池灵气洗涤掉您的秋日疲倦吧。
温馨提示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温馨提示:国庆假期将至,倡导市民群众就地过节,减少出京活动,确需出京的,要防范旅途疫情风险,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不前往有疫情的县(市、区、旗)。进返京人员抵京后7天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市民群众进入各类公园、景区、景点和图书馆、美术馆等,请提前预约、错时参观、错峰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