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文,公布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全国14省份和新疆兵团的26家医院获批。德州市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共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位列其中,与济南市、青岛市的两家医院共同成为山东省首次获批的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之一。
今年3月份,山东省被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范围后,根据国家、省相关部署,按照德州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迅即启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申创工作,历时半年多时间,以一流的工作水平、一流的建设项目、一流的创建方案,赢得国家、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充分肯定,成功获批山东省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德州市再添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坚持高层推动,加强组织保障
德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申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申创各项工作。
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直接协调指挥,带队到北京、济南,对接国家和省发展改革委、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汇报、会商申创事宜,参加6月10日国家线上评审会议和7月26日国家现场调研座谈会。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多次到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汇报对接工作,全程参加7月26日国家现场调研活动并作汇报。
市里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全力以赴推进申创工作。发展改革、卫生健康、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高质量快节奏推进各项工作。
对标国家要求,编制建设方案
德州按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要求,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通力协作,高质量编制了《山东省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分为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项目的基本架构、项目的目标定位、管理运营模式、体制机制创新、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成果和预期成效等八大部分,明确了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医院补偿机制、鼓励创新药物和技术使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加大对输出医院的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创建内容,成为指导德州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纲领性文件,在6月10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申报项目线上评审会议上,得到与会领导、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谋划建设项目,打造优质平台
德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以正在建设中的德州市东部医疗中心项目作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新院区项目申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项目总投资46.26亿元,总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设计医疗床位1840张。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门诊医技综合楼、住院楼、急诊楼、感染楼等工程,投资29.88亿元。目前,各单体建筑正进行内外装修,计划今年底基本完工,明年适时交付医院使用。二期规划建设病房综合楼及全院信息化建设和购置大型医疗设备,投资16.38亿元,其中:基建面积9.06万平方米,投资6.42亿元,全院信息化建设2.41亿元,全院所需大型医疗设备购置7.55亿元。目前,项目二期正积极有序推进,整个新院区计划于2024年底全部建成。届时,德州市市级综合性医院硬件设施将达到省内顶尖、国内一流水平。
制定政策清单,狠抓责任落实
德州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德州市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政策清单》,分别从建设项目要素保障、政府投入保障、人才引进保障、医保政策保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派驻人员生活保障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
在要素保障上,优先满足新院区项目用地需求,协调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确保建设资金零缺口。在政府投入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设备与信息化、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储备培养等保障力度。
在人才引进上,制定派驻人员薪酬待遇、职称晋升、人才落户、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等配套政策。在医保政策上,将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以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保报销比例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提高,医院引进的新技术、新项目、新药品、新耗材可申请调价或自主定价。
深化院地合作,成果初步显现
德州市政府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2021年11月签订合作协议,齐鲁医院授权德州市人民医院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牌子,派出副院长田辉任德州医院院长(法人代表),以及执行院长、业务院长、医务部主任、护理部主任等在内的管理团队,今年1月份起全面托管德州医院。目前,齐鲁医院已有27个专业、86名专家进驻德州医院。进驻以来,医院诊疗能力显著提升,派驻团队累计诊疗4000余人次,开展省内先进水平疑难复杂手术300多台,明显提升了医院手术能力。其中,基底动脉尖宽颈动脉瘤WEB植入术为全省首例,“微微创”腹膜透析置管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填补了德州及河北省周边地区的技术空白,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LIF)、右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均为全市首例。医院主要运行指标全面向好,诊疗量显著增加,门诊诊疗96.7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4.6%;手术总量17235人次,增长17.9%;住院患者死亡率0.49%,降低35.5%。
德州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四部门将为项目医院加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筹建)”牌子。
下一步,德州将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建设职责,加强与齐鲁医院合作共建,通过齐鲁医院“人才、技术、品牌、管理”输出,有针对性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加快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预期用5—10年时间,通过齐鲁医院优质资源输出,在德州建设15个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成立10个左右科研协作平台,建立3个以上教学联合培养基地,引培博士以上高学历人员80—100人,医联体单位超过50家,三、四级手术占比达到70%,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进入A+等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田玥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