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乡村题材电影入围金鸡奖!蔬菜产业发展的“寿光模式”再次引爆“棚友圈”
2022-11-12 11:3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于11月10日下午在厦门开幕,在评委会公布的提名名单中,一部入围提名的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加油吧!乡亲们》引起广泛关注。新黄河记者获悉,该片故事发生的场景主要集中在江西赣州龙南市桃江乡水西坝村的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该示范基地是“寿光模式”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成功复制输出的又一个生动缩影。

电影《加油吧!乡亲们》官方海报

据了解,《加油吧!乡亲们》是一部纪录电影,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出品,江西省委宣传部及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市乡村振兴局等协助拍摄。从2021年初开始,国家一级导演唐健及其团队历时近一年时间拍摄完成。据该片发行负责人、百川影业无锡有限公司CEO赵珣介绍,影片涉及了土地流转、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农村基层干部的具体工作、农民面对市场的勇气和困境、新农人创业等详实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话题讨论可能。

此番“寿光模式”成为一部电影的重要元素,将进一步对全国“棚友圈”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潍坊寿光市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向新黄河记者表示,1989年,一场由冬暖式蔬菜大棚引领的“绿色革命”从寿光发起,如今,山东寿光在抓好自身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把寿光蔬菜的标准、技术推向全国,逐渐形成蔬菜产业发展的“寿光模式”。

《加油吧!乡亲们》这部电影中的主要人物,赣州桃江乡农业农村干事、蔬菜办主任刘弼德向新黄河记者介绍,通过政府层面积极对接,水西坝村的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学习“寿光模式”,已经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赣州菜农到寿光考察,回来都反馈收获非常大

产业化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山东农业产业化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不断丰富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推广借鉴的经验。

刘弼德表示,水西坝村的蔬菜基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考察和借鉴了“寿光模式”,采取“示范带动企业+合作社+菜农″的经营方式,也就是大棚由政府统一出资建设,政府牵头成立合作社,以优惠的价格租给农户种植。从最开始建设大棚阶段,经赣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对接,山东寿光企业的技术团队就专门为蔬菜基地提供服务,主要包括大棚建设、种植茬口、技术咨询、市场营销等服务。刘弼德告诉新黄河记者,寿光企业技术团队在“种菜”方面确实很专业,一直到现在,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技术人员几乎随叫随到。

左一为赣州桃江乡农业农村干事、蔬菜办主任刘弼德

刘弼德坦言,山东寿光企业的技术服务对他们蔬菜基地的发展至关重要。比如,在合作初期引进种苗的过程中,我们一部分菜农通过技术人员统一在寿光引进,部分菜农自行从其他渠道“进货”种植。但是从最终收成来看,由寿光引进的种苗,平均收益要远高于其他渠道。从2019年至今,农户和技术服务团队在共同解决一个个困难和问题中逐步建立了信任,相互扶持一直走到今天。

寿光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蔬菜种子研发方面,育种周期一般要5-10年,寿光一直是走在前面的,而且布局非常早,政府、高校、企业各方力量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该负责人介绍说,在寿光有一位返乡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放弃了去国外深造的机会,利用在高校里接触到的最前沿技术和信息,在大家追求产量的时候,率先提出来重点发展口感更好的番茄,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目前,寿光市从事蔬菜育苗的单位发展到400多家,种苗年繁育能力达到18亿株,产值超10亿元,国产蔬菜品种占有率达到70%以上,让蔬菜种子真正实现了中国“寿光造”。

据了解,每年从全国各地到寿光学习蔬菜种植和大棚管理技术的多达30余万人次。刘弼德透露,水西坝村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农户在2019年也到过山东寿光学习,回来都反馈收获非常大,也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这次考察学习意义很大,对于基层干部顺利开展后续工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黄河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份,江西省现代农业考察团再一次到山东省潍坊市学习考察,赣州市与潍坊市签署了现代农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赣州、潍坊两地建立农业领域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市场引导、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重点围绕农业领域的科技交流、园区建设、企业合作、市场融合等方面展开合作。

不仅推广技术,还要改变农户观念

种植有标准,管理靠数据,模式可复制,寿光蔬菜实现了立足潍坊、带动山东、辐射全国。近年来,全国新建大棚,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寿光模式”在全国26个省份落地开花,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各地指导蔬菜生产。刘弼德表示,目前,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赣州水西坝村两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面积800多亩,90多户家庭经营管理,带动就业劳动力400多人,年总产值达2000多万元。

李洪军是一名在江西指导菜农的技术人员,是土生土长的寿光人。他告诉新黄河记者,2018年他就来到了江西赣州,与政府签订相关技术服务协议,目前主要为龙南市和赣县的大棚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据李洪军介绍,他所服务的项目,运营方式都借鉴了“寿光模式”,但在实际推广技术过程中,并不是简单机械的照搬就能解决问题,每一个地方的情况不同,因地制宜非常重要。李洪军进一步说,该基地的土壤情况跟寿光不同,地下水位较高,只能采取高垄种植的方法,由此带来的就是棚温、浇水、施肥、打药、整枝打岔等情况都要专门调整,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作。

右一为来自山东寿光的技术人员李洪军

寿光的种棚技术已经很成熟,技术问题几乎都可以应对,但改变观念更重要。李洪军告诉新黄河记者,刚到赣州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对外来的技术人员持怀疑态度,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种菜,不了解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现代种植模式的区别,让他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再就是蔬菜价格有起伏是很正常的,对于刚接触种植大棚的农户来说,很难面对价格大幅下跌带来的损失。不过现在观念已经转变,遇到价格低谷时,农户会积极应对,比如,价格较低时,菜农会把“小瓜”掐掉,养好瓜秧等待价格回涨,这样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部分损失。

《加油吧!乡亲们》导演唐健,作为一个拍了近30年农业题材影视的资深导演,可以说是半个农业专家。她表示,政府与金融机构,给农户提供三年的免息贷款,帮助建设大棚,帮助聘请技术团队,解决农民承包大棚的资金问题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而且统一购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统一播种,解决了农户的很多后顾之忧。这都是乡村振兴探索的宝贵经验,可以带给大家很多启发。

据了解,在赣州,学习“寿光模式”的还有于都县1万余亩的高标准现代富硒农业产业园,早在2017年,当地引进山东寿光等龙头企业,投资12亿元,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目前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也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据寿光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在寿光建立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全面整合各类蔬菜质量标准资源,总结提炼“寿光标准”,初步形成了在全国可复制能推广的标准化模式,引领蔬菜产业向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该负责人还透露,截止到10月份,潍坊—雄安首批8个村党组织已完成了联建结对,共计1300亩的品质蔬菜园区在雄安开工建设。

放眼全国,近年来在寿光本土领军农业企业的带动下,寿光的蔬菜种植技术和模式正加速推向全国各地,目前,为更好地输出寿光的技术和经验,让“寿光模式”在全国落地,寿光市相关部门正在着力打造专门的技术交流平台。

“寿光模式”内涵不断拓展丰富

“寿光农民能致富很大的一个原因先行先试、敢于尝试,而且吃苦耐劳,这种性格还是挺重要的”,寿光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寿光的一个村子,因为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原来种植的蔬菜出口遇到一些问题,整个村可以做到果断转型,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了种植品种。当然这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精细化服务,通过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等平台,科学研判,帮助农户找到最适销对路的产品。

位于山东寿光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

今年以来,寿光市把发展预制菜产业作为产业强市的重点之一。指导企业进一步扩大食品深加工产能,升级装备水平和加工档次,积极抢占国内外预制菜市场。同时,瞄准行业竞争制高点,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群效应,大力推进预制菜链条布局、品牌塑造、规模发展,力争3年内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寿光市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预制菜产品有很多订单式的加工,产品主要出口国外市场。另外,通过包括电商销售、直播带货、合作社等渠道的销售数据也非常不错。

在做强蔬菜产业的基础上,寿光将文旅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创新提升“寿光模式”的重要支撑。寿光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像我们的菜博会,会有全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参展,展示各类种苗、机械等产品,不仅仅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更是一个世界级的行业交流平台和传播机会。在赣州提供技术服务的李洪军也向记者透露,现在蔬菜示范园区逐步向着生态农业观光园、智慧农业科技园转变,一批集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创意农业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综合体正在探索和推广。

2019年“寿光蔬菜”成功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2021年“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确立了“健康中国菜篮子”的品牌口号,开启了寿光蔬菜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近年来,寿光市积极融入潍坊国家农综区建设,立足做大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优第三产业,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逐步构筑起三产融合、城乡一体和全域推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丰富提升着“寿光模式”。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今的“寿光蔬菜”,已形成巨大的品牌效应,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部电影,即便剧情足够跌宕起伏,也总会结束,而不断自我更新的“寿光模式”,故事还将继续。

新黄河记者:王立奎

编辑:刘玉红


作者:

新黄河客户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