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扭伤缓解小技巧
☆ 处理踝关节扭伤的原则
即保护、适当负重、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该原则不单适用于踝关节扭伤,同样适用于其它关节扭伤。
☆ 关节扭伤的几个阶段
严格意义上的关节扭伤主要是指韧带的损伤,一些损伤可能还伴有 肌腱、关节囊、软骨的损伤,甚至合并骨折 ,人体一旦损伤,自我修复的程序也同时启动,人体对损伤的反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凝血期
应该冰敷
损伤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皮下小血管破裂,导致出血,这也是扭伤后常常会看到淤青的原因。如果在这一期做了热敷或用了活血化淤的药酒,小血管反而会扩张,增加出血和疼痛。
正确做法:冰敷有利于止血和止痛。通常建议在伤后24-72小时内冰敷,每次15-30分钟,每天3-4次即可。
2:炎症期
加压包扎
在这一期,受伤处表现为疼痛、发热、发红和肿胀。
正确做法:此时适当加压包扎患处,抬高受伤的肢体,能减轻局部肿胀情况。
3:肉芽形成期
开始热敷
肉芽形成期从伤后的第2到3天开始,一般会持续数日。在这个期间,成纤维细胞生成和迁徙到伤处,形成肉芽组织,填充受伤的裂隙,修复组织的胶原纤维合成,新的毛细血管也开始生成。
正确做法:在这个期间,可以开始热敷。
4:疤痕形成期
长达数月的组织修复
这个阶段,是对上一期的延续,时间可长达数月。各类胶原纤维在这一期继续合成,并进行成分的调整和重新排列,从而实现对疤痕的改造。值得注意的是,修复后的组织极少能恢复到原来的强度和弹性。
正确做法: ①在受伤早期,适当的制动(如使用弹力绷带或护具,甚至石膏固定)不但有利于减轻疼痛、避免损伤加重,还有助于组织的修复; ②而急性期过后,就可以去掉外力制动措施,以及适当活动,加快胶原纤维的新生和肌肉及关节的恢复。
综上所述,关节扭伤后,应根据不同时期的机体变化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