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中的香山革命历史|进京赶考 · 第七期
2022-11-20 22:5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编者按:

回味历史瞬间,触摸历史温度,把握历史脉搏。

当我们读取档案的时候,也就揭开了那段烽火岁月的面纱。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赶赴北平,《共和国·1949——中共中央在香山》一书唤醒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值得我们共同研读、细细品味。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正是凭借这样的警醒与睿智,走上进京“赶考”之路,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片新天地。“档案中的香山革命历史”专题栏目将利用史实图文、珍稀影像、文物故事等史料及资料,为您呈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其实,要说起“劳动大学”,随中共中央一同前来的人中,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了。这个人,便是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图片说明:1949年,毛泽东和儿子毛岸英在双清别墅。

在香山双清别墅的这座凉亭里,毛泽东向毛岸英询问学习和工作的情况,父子二人相谈甚欢。三年前,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时,毛泽东就曾经安排他到陕北农村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来到香山这所“劳动大学”的毛岸英显得格外兴奋。而对于毛泽东来说,在香山的这段经历,除了工作之外,是他难得与家人在一起的团聚时光。除了毛岸英和与毛泽东一同前来的女儿李讷之外,毛泽东还在香山见到了自己久别的另外一个女儿李敏。李敏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小时候被送到苏联去陪伴在那里治病的母亲,由于长时间不在毛泽东身边,对父亲的印象也早已经模糊。1949年的初夏,贺子珍的妹妹贺怡将李敏和毛泽东的儿子毛岸青带到了香山的双清别墅,亲自将两个孩子交到毛泽东面前。

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李敏度过了她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当时,李敏的中文还不太熟练,而毛泽东又不懂俄语,但这并没有阻隔父女俩与生俱来的感情。没几天,他们俩便熟悉了起来。毛泽东叫李敏“小娇娃”,李敏也第一次感受到了父爱。儿女承欢膝下,毛泽东在香山的日子格外的快乐。

短暂的放松之后,毛泽东很快投入到工作当中。在香山的几个月里,双清别墅的灯光不知有多少日子彻夜不熄。而这些工作,在毛泽东看来,是更要花费大力气才行的。

▲图片说明:1949年,毛泽东和女儿李敏在双清别墅合影。

香山,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进驻北平后最早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图片说明:1949年,毛泽东和家人在双清别墅合影。

正是在香山,毛泽东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同样是在香山,毛泽东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壮丽诗句。所有这些伟大篇章,都即将从香山铺陈开来。

▲图片说明:1949年,毛泽东在香山与社会各界代表合影。

来源: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组、人民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制作:香山革命纪念馆网络编辑部


作者:

香山革命纪念馆北京号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