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当前疫情形势,顺义区许多居民以居家抗疫、减少聚集性活动等方式构筑群防群控防线。顺义区美团、毫末等企业加大自动配送车运力,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调配订单,以无接触配送的方式将物品送到居民手中。
据悉,从11月21日起,物美多点超市马坡店的配送订单激增200%,为实现高效配送、助力居民尽快拿到日常生活物资,毫末智行紧急调用多台小魔驼,以增加运力。
小魔驼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
记者在物美多点超市马坡店看到,工作人员拿着装满物资的包裹来到小魔驼旁,录入订单信息,仔细消杀后,将分拣完成的包裹依次放入车舱。装车完毕后,小魔驼会通过自主路径规划,驶向订单目的地。记者注意到,小魔驼对路况非常熟悉,可以主动避让行人和过往车辆,让订单安全平稳抵达目的地。“我们现在每天从早上8点就开始处理订单,有时候甚至要忙到半夜2点才能把所有订单分拣完。”一名正在分拣订单的工作人员表示。
工作人员为小魔驼消毒。
分拣好订单只是第一步,精准高效地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更是当务之急。毫末智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魔驼平时的日均配送量是300单左右,而最近则达到了700单,配送物资主要以蔬菜、肉类、鸡蛋、水、糕点、方便面、自热饭等刚需食物为主”。
美团自动配送车被装得满满当当。
在美团买菜后沙峪站点记者看到,一辆辆外观如迷你巴士的美团自动配送车化身“超级外卖员”紧张忙碌着。“一辆车一次能配送十多个订单,如果单个体积不大的话,20个也没问题。”美团自动车配送部工作人员郭志超告诉记者,自动配送车的运力相当于一个骑手的2至3倍,可装载160份盒饭或30至40箱矿泉水。
疫情期间,后沙峪站点所涉及的上百个社区订单量是平时的两倍。除订单增多外,每个订单包含的商品种类、数量、重量也远高于往常。大瓶装的食用油、饮用水,大袋面粉、大米等购买量都明显增加。以往一个骑手一次能配送5至6单,现在仅能配送3至4单,自动配送车的确是非常时期的好帮手。
记者跟随着自动配送车来到了天裕昕园小区,该小区内有多栋楼被划定为高风险区,因此居民的线上订单被统一放置在小区门口。自动配送车在小区门口停车后,几名配送员上前输入订单号取出货品,再放置在小区快递架上。同时,自动配送车的后台系统会同步为下单居民发送货物送达信息。
美团自动配送车为居民配送货物。
“疫情期间,大家都很注重防护。相比于人工配送,类似美团这种自动配送车可以减少我们和外来人员的接触,线上购买物资也比较放心。”居民王女士说。
如今,顺义静了下来,自动配送车依旧奋战在疫情前线,往返超市与周边小区,以科技助力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