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线上学习,保护视力做到这七点
2022-12-01 13:4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图片

 

图片

近期,新冠疫情的反复让很多学生又开启了线上学习模式,同学们都知道电子屏幕的使用对近视防控不利,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视力呢?
图片

一、坚持20-20-20原则

同学们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远眺20英尺(约6米)外,20秒左右。网课时间较长,同学们可以在靠近窗户的位置学习,稍微抬头或转头就可以进行远眺20秒,也不会耽误学习。
课间休息的时候一定要让眼睛充分休息,可以向窗外远眺,起身做一些简单的运动等。
每天认真做好眼保健操,也是很重要的哦。

图片

图片

二、选择合适的电子产品并正确摆放

进行线上学习时尽量选择大一点的屏幕,如电脑、电视投屏等,最好不使用手机,并且座位要与屏幕保持一定距离。应选择屏幕分辨率高、清晰度适合的电子产品。同时,电子产品亮度调节至眼睛感觉舒适,不要过亮或过暗。
电子产品摆放位置应避开窗户和灯光的直射,屏幕侧对窗户,防止屏幕反光刺激眼睛。使用投影时,观看距离应在3米以上;使用电视时,观看距离应在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以上;使用电脑时,观看距离应在50厘米(约一臂长)以上。电子产品(如电脑)摆放时,应保证其屏幕上端与眼水平视线平齐。
图片

三、保持正确的用眼距离和读写姿势

观看屏幕听课时,可保持肩部放松,上背部扩展,上臂与前臂成90度角,腕放松,规则地呼吸。
读写姿势要注意:胸离桌边一拳,眼离桌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握笔时拇指和食指不要交叠,以免遮挡视线,造成读写姿势不正确。
家中书桌椅应调整到适宜的高度,标准就是坐于椅子上时,脚能平放于地面,大腿能与小腿垂直,背挺直上臂下垂时,肘部低于桌面3厘米至4厘米。
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观看电子设备进行学习。
图片

四、保证光照条件,多接触自然光线

同学们一定要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学习,不要太亮也不要太暗,同时也要注意屏幕的亮度,尽量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
除了居家不能外出的同学,尽量多进行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光线,居家的同学可以在阳台或窗边活动,保证每天两个小时以上。
白天时自然光线从写字手对侧进入。晚间看书学习时应同时使用房间顶灯和台灯,台灯应摆放于写字手的对侧前方。避免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使用电子产品。
家庭照明光源应采用三基色光源照明设备,台灯色温不宜超过4000K。家庭照明不宜使用裸灯,即不能直接使用灯管或灯泡,而应使用有灯罩保护的灯管或灯泡,保护眼睛不受眩光影响。避免书桌上放置玻璃板或其他容易产生眩光的物品。
图片

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同学们进行一天的线上学习之后,需要充足的睡眠进行放松和缓解,小学生每天睡足10小时,初中生睡足9小时,高中生睡足8小时。
在睡眠充足的前提下,还要保证早睡早起,以免睡眠不足或不规律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视力健康。
居家学习时,应避免形成晚睡晚起等不良习惯,以减少对生物钟的干扰。
图片

六、营养均衡 合理安排每日生活

同学们在饮食方面尽量保证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保证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叶黄素、花青素等营养素的摄入,同时,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少喝碳酸饮料。
家长应督促孩子保持学习规律和生活节律,多开展互动性趣味游戏,增进亲子交流。儿童青少年每日协助家长做适量的家务劳动,例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碗、做饭等。家长可安排孩子在小区内进行户外活动,开展跳绳、拍球、打羽毛球、健身操等活动。
图片

七、注意手卫生和眼健康

保持手卫生习惯是保证眼健康的重要因素,勤洗双手可防范病毒细菌感染,有效预防眼部感染性疾病。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采用“7步洗手法”并保证20秒以上的时间。不用手揉眼睛。
同学们在进行线上学习的时候,眨眼的次数会下降,可能会造成眼睛干涩,要有意识地注意眨眼,每次眨眼一定要完全闭上眼睛再睁开。
如果眼睛出现干涩、异物感、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眼痛等症状时,应停止视屏行为。如症状不能缓解,必要时去医院就诊。发现青少年歪头视物、频繁眯眼和挤眼等与近视相关症状时,应适时休息和运动,必要时去专业的医院眼科或眼视光中心就诊

还有这些值得注意

有人会说眼睛累了看绿色,但其实这和绿色没关系。如果眼部肌肉始终保持着紧张状态,即使电脑手机屏保都是绿色,也不见得能够放松眼睛。

正确的方式是要眺望远方通过眺望的方式让睫状肌放松,从而让眼部放松。

关于眼药水人工泪液的使用,切记要慎重!

孩子不能随便使用眼药水,即使是大人,也要遵医嘱后再使用

 

综合丨北京学生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中心、微言教育

图片 | 摄图网

责编丨王爽     

主编丨张雪莲


作者:

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