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相对花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见,烂红如火雪中开。
——苏轼《邵伯梵行寺山茶》
冬季的园林,论谁来提色、点睛,那一定少不了戴雪而容的山茶。
山茶花又名茶花、曼陀罗树、耐冬,古名海石榴,是高约9米的常绿性灌木。花期可以从十月、十一月一直开到第二年的暮春初夏。
茶花结构可分花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五个部分。花瓣呈椭圆形,边缘呈波状。花萼则近圆形,起着保护花瓣的作用。蒴果呈圆球形,2-3室,每室有种子1-2个。
《本草纲目》中记载:“以叶类茶,又可作饮,故得茶名。”山茶的叶可泡茶饮用,花瓣也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止血、理气、散瘀、消肿等。
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知君?
——陆游《山茶》
寒冷孤寂中的这股傲人生机,是古今以来文人雅士从不吝啬赞美的。
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曾这样评价山茶:“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
在冬日,众花凋零“唯有山茶殊耐久”,身披白雪的山茶仍是满树腥红,巨丽鲜妍,怎能不受人珍赏?
不论是苏轼的“长共松杉守岁寒”,还是王之道的“开花不与众芳期”,山茶不畏霜雪、不争不媚的坚毅与清高,早已伴着诗情画意走入了文人的园林之中。
拙政园的十八曼陀罗花馆就是赏山茶的绝妙去处。
“艳如天孙织云锦,赪如姹女烧丹砂。”这曾是拙政园的宝珠山茶最盛时,灿若云霞,照红殿宇的动人场景。清嘉庆年间,这里的宝珠山茶已不复存在,“补园”主人张履谦为实现拙政园宝珠山茶的遗意,又在此栽种了许多名种山茶。
院中略点小块湖石,再配以多色山茶,清丽之感扑面而来。
“古木交柯”乃是留园十八景之一,沿墙用素砖砌筑花台,造型简洁质朴,花台中栽古柏一株,山茶一棵,并置湖石一块,用最简练的手法,以高大白墙为底,树石为绘,形成一幅天然小品画。
“童童翠盖藏春色,艳艳繁灯照雪天。”
秋冬之时,古柏枝干挺拔,山茶含苞欲放;寒冬即去,老枝吐露新芽,山茶正满树繁花,竞相开放。试问在庭院园林中,怎么能少得了山茶的身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