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过”后警惕病毒性心肌炎!做好这件事很关键
2023-01-02 10:1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病毒性心肌炎”成为最新的热搜词条。病毒感染后若不注意休息防护,容易诱发心肌炎。

病毒感染后,警惕心肌炎

心肌炎,就是心肌的炎症性病变,可由感染(如病毒、细菌或真菌)或非感染因素(如自身免疫疾病等)引起,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最多见。

临床上,心肌炎多数由病毒感染所致,普通感冒也可以诱发。

心肌炎可对各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发起“无差别攻击”,不过20~40岁青壮年比老人、儿童更易中招。

病毒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如果病人的抵抗力弱,就有可能引起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

新冠病毒3种途径引发心肌炎

新冠病毒可能通过三种途径诱发心肌炎:

1. 病毒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

2. 炎症细胞向心肌细胞迁移并诱发局部炎症;

3. 由于全身炎症引发自身免疫系统过度激活而损伤心肌。

6个信号提示可能病变

一、发烧伴随胸痛

病毒感染,有些人会有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可持续3~5天或更长,由于胸膜炎或心肌受损,有的人还会出现胸痛症状。

二、胸闷气短

前驱症状后数日或1~3周,由于心肌受损,患者会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表现。

三、心跳过快或过慢

由于发热或心肌受损,部分患者的心跳会增快,若病毒影响到心脏传导系统,则会出现心率减慢。

四、极度疲惫

病毒感染后,患者容易出现疲乏无力等症状。

五、血压低

若心肌受损严重,会诱发心功能障碍,导致血压下降。另外,重症感染导致脓毒血症等,也可导致血压下降。

六、少尿

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等血流动力学障碍,会影响肾脏灌注,导致肾脏缺血受损,出现少尿、无尿等情况。

还有些人会发生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旦出现以上危险信号,要高度怀疑心肌炎,建议及时就医诊治。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安排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显像、心内膜心肌活检等检查。

感染后,“休息”是关键词

急性感染期

在感染新冠病毒急性期,应尽可能多休息,来调动免疫系统抵抗病毒和完成修复,不建议进行任何运动。

如果出现胸痛、严重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尤其是已经诊断心脏病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感染后期

此时症状有所减轻,甚至抗原已转阴,仍需要注意休息,不应进行运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比如扫地、洗碗等。

症状完全消失后

当症状完全消失,可进行更多日常活动。

  • 如果有基础疾病

有基础疾病或感染后病情较重、诱发基础疾病加重的人群,应在医生评估后确定何时恢复运动。


作者:

北京台文艺频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