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散步遛弯的步道变平整了,回家路上的照明灯不再黑了,楼门口公共绿地的裸露地皮减少了……
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核心区多个小区、楼宇公共区域设备设施旧貌换新颜,路灯、水系设施、停车场路面等小修小补的“微更新”,点亮了居民身边的幸福感,让大家收获更多获得感。让这些变化发生的,是《荣华街道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考核办法》。
一笔奖金
推动20个民生改造工程
“这套考核办法面向荣华辖区33个住宅、商住物业项目,考核内容包含物业与社区共建配合情况、小区环境卫生、垃圾分类情况等,按百分制进行核算排名,并对排名靠前的优秀项目给予年度奖励金。”提起《荣华街道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考核办法》,浉城百丽小区物业经理冯军辉很是熟悉,因排名靠前,他们已连续两年赢得奖励金。
奖励金怎么用?考核办法明确,要用于各项目设施设备的维护改造、基建改造、绿化养护等物业基础服务。于是,浉城百丽小区内环约1000平米的塑胶跑道,在今年得到翻新维修。冯军辉介绍,这条跑道同时兼具人行便道功能,但此前因多处破损被居民们“吐槽”。为改变现状,物业与社区居委会开会商议后,决定将奖励金用于此项基础设施维修。经过施工,这条跑道如今再次成为小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冬日的午后,居民李大爷在小区内拄拐遛弯,脚下的红色步道让他感到安心:“新铺的路面不仅平整度好,硬度弹性也适中,走在上面挺舒服。”
利用“物管”奖励金,金地格林小镇小区的夜色更加亮堂起来。此前,该小区内公共区域路灯因已“工作”多年出现外表锈蚀,部分灯具照明功能损坏,给居民出行造成一定不便。针对这一情况,小区物业将奖励金用在刀刃儿上,今年更换各类灯具450个。如今,一盏盏崭新的矮柱灯、方钢灯体、圆柱一体灯在小区水系边、便道旁、草丛里高低错落排列,照亮了居民的回家路和“夜生活”,也装点了小区环境。“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物管’奖励金不仅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更帮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该小区物业负责人贾耀春如是说。
诸如此类的“微更新”也出现其他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宇。通过在公共绿地补种30棵银杏树和2000枝坡道黄杨,紫君庭中央公馆小区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新面貌;林肯A区则对中心花园儿童娱乐区域26平米的马赛克墙进行卡通手绘翻新,为孩子们打造更加童趣的嬉戏园地……据统计,仅2022年,荣华街道就兑现“物管”奖励金200余万元,共推动辖区20个住宅小区、商住项目开展自行车车棚增设、污水管道更换、热水主管道维修、停车场地面硬化等20项民生“微实事”工程,通过公共区域设备设施的“微改造”“微更新”,使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改善、提高。
一套体系
构建共建共享共治格局
改变的不只是设备设施,还有基层治理格局。
为全面推进《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在社区治理中落地落实,荣华街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小区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物业管理覆盖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全覆盖,并建立起街道及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志愿者组织、驻区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多方联动服务机制,每月定期组织各物业项目负责人召开社区治理议事协商会,联合各级各部门共同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框架下的物业管理体系,形成共建共享共治格局。
此前,梅园小区因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差屡遭居民投诉,在辖区物业管理服务年度考核排名也连续垫底,居民更换新物业诉求强烈。了解情况后,今年初,荣华街道及社区居委会依据《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指导小区物管会以书面征求意见形式召开业主大会临时会议,由业主共同投票决定小区原有物业去留,最终以一半以上通过率对其进行退出淘汰,并通过招标选定北京亦庄城市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为小区提供物业服务,确定新物业服务标准。政府引导、市场选择的方式实现了新、老物业的平稳顺利过渡。新物业进驻后,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品质显著提升,得到住户们的认可:“不仅停车秩序好了,宣传栏里还贴出了明年开春后种植绿植、美化小区环境的计划。”
与此同时,荣华街道还组织辖区业委会、物管会及物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邀请北京市住建委物业管理行业专家等,围绕物业行业基本概念及特性、社区治理架构与物业服务等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及讲解,通过举例分享、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答疑等方式,为参训工作人员深入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及常见问题处理方式,帮助大家提升专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及标准化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提高社区治理的精治共治水平及物业管理专业水平。
“小区不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今后我们也将继续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进一步促进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融合共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增进辖区安定有序、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荣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