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收个关门弟子!威海“鲁班锁”守艺人的念想
2023-01-19 21:3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鲁班锁,和七巧板、华容道、九连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智力玩具。

不用钉子、不用胶水、不用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 鲁班锁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

拼装鲁班锁,需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其内部结构。整个过程有利于开发大脑,灵活手指,老少皆宜。

文登区高村镇脉田村,有一位对鲁班锁情有独钟的老人,靠着神奇的技艺,亲手打造着 “中国人自己的魔方” 。

他就是赛连序,今年已经84岁。

榫卯是中国木质家具、建筑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的部分叫榫,凹进去的部分叫卯。

鲁班锁讲究榫卯结构,制作人对每一个组件的摆放位置都要心中有数,这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尤其是立体几何知识。

赛连序出身木匠世家,20左右岁就跟着父亲学木匠、干木工活。

因为长期和木材为伴,闲暇之余,赛连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捣鼓木头,尤其喜欢制作鲁班锁。

在矩形木条上,精准测量画线,以便后续锯割、凿切。

根据画好的线路进行锯割。锯割时,要“手中有数”,太浅不到位,太深则易致木料断裂。

榫卯结构讲求环环相扣, 每一次落锤,每一刀开凿都要精益求精 。

鲁班锁工艺复杂,比较抽象,要借助木条上不同的凹槽放置、拼凑,挖槽密合度稍有不足就会影响结构稳固度。

因为是手工制作,赛连序制作鲁班锁不仅费脑,而且费时费力。组件多的鲁班锁一般需要半个多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赛连序研究制作鲁班锁出于单纯的热爱,学习过程中没有师傅教授,没有图纸参考, 完全靠自己摸索而来 。

四块木板组成的T字造型,主要考察平行线和同位角知识,几乎难住了所有路人。

即便同为木匠出身的大叔,也连呼自己“眼wu了,手jue”。

“死记硬记很难成功,动脑分析才行。” 指导路人时,赛连序的讲解头头是道。

方的、圆的、心形的、不规则形状……赛连序制作的鲁班锁,外观多样,在造型上没有限制。

其中,由6个组件完成的鲁班锁就研究制作了20多种拼插方式。

最大的鲁班锁“中国结”,更是由253个组件组成,内部结构繁琐精妙。

与其说赛连序是一个手艺人,不如称他为 “守艺人” 比较恰当,因为他有自己的坚持和坚守。

赛连序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可子女都不愿意接他的班。赛连序也理解孩子们,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用一个月的时间去打造一件作品,“确实不易”。

但是,赛连序仍然很想收个徒弟,为的是把这手艺传承下去。

为光大榫卯工艺,让更多人体验古人智慧,赛连序还经常走进校园,讲解榫卯结构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巧妙。

如今已耄耋之年的赛连序,仍潜心研究制作鲁班锁,闲暇之余,也会售卖鲁班锁。在他看来, 让鲁班锁走进千家万户,也是对榫卯工艺的一种传承。

监制丨殷洪军

值班总编丨王岚

复审丨胡杨

图片丨刘彬

文字丨时英艳

编辑丨李木易

声明: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侵权必究!

图片图片


作者:

威海新闻网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