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踏青节今天开启!推荐线路
2023-04-01 20:1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春风吹过,绿了大地,红了枝头,最美人间四月天,此时的圆明园目之所及已是柳绿树青、花团锦簇,桃花、海棠、玉兰、牡丹……林间的香气,淡淡的,氤氲而来。

为活化遗址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圆明园故事”,圆明园第二十八届踏青节在今天正式开幕。

“在踏青节期间,我们会在每周末举行圆明园大讲堂以及研学活动,特别邀请一些专家学者介绍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以及文物保护方面的知识。另外在春泽斋、涵秋馆等地方布置了微展览和摄影展览。”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李向阳介绍,踏青节期间,圆明园还将推出圆明园大讲堂、文创市集、第三届圆明园文创设计大赛、圆明园讲述人、春季微展览等一系列具有圆明园魅力风采的文化活动与文创产品,讲述历史故事,传播文物知识。

多条精品路线

感受不一样的圆明园

圆明园春日美景散落在园内各处,花团锦簇,处处美景。迎晖殿的玉兰,杏花春馆的杏花,武陵春色、西峰秀色的桃花,含经堂、藻园的牡丹等等。

游客杨女士每年春天都要来圆明园拍拍花。“圆明园的生态环境特别好,园子比较大,人流进来也比较分散,是一个踏青的好地方,适合全家人郊游。”

李向阳介绍,目前园里准备了几条精品路线,从不同的门进来,可以看到不同的花卉,比如海棠、玉兰、玉桃、牡丹等等。

特色赏花路线推荐:

春意盎然---经典游园路线

线路:绮春园南门——迎晖殿 ——鉴碧亭文创店——凤麟洲 ——仙人承露 ——三孔桥文创店——三园交界文创店——拾光买卖街 ——西洋楼遗址——东门

主要观赏花卉:玉兰、桃花、杏花

推荐观赏期:3月——4月

春花烂漫---东部赏花游线

线路:东门——狮子林 ——全景模型展——玉玲珑馆北侧 ——含经堂 ——思永斋——风荷楼——海岳开襟——西洋楼遗址——东门

主要观赏花卉:玉兰、榆叶梅、文冠果、海棠、丁香、牡丹

推荐观赏期:4月——5月初

花海寻迹--西部赏花游线

线路:藻园门 ——长春仙馆 ——坦坦荡荡 ——杏花春馆 ——慈云普护 ——武陵春色——西峰秀色 ——曲院风荷 ——镂月开云 ——九洲清晏 ——藻园门

主要观赏花卉:玉兰、桃花、杏花、丁香、紫藤、牡丹

推荐观赏期:4月——5月初

“爱尚·三山五园”——“春和景明”圆明园春季主题系列活动也同时拉开了帷幕,春季主题诗会、摄影展、快闪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在休闲放松的自然环境中感受丰富多彩的游园体验,此次系列活动将持续至5月15日。

在诗歌中

寻找“桃花源记”

你知道吗?圆明园内的很多景观都跟古代名家颂“春”的诗词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杏花春馆”,是根据唐代诗人杜牧《清明》绝句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境而建的;“武陵春色”其名称之灵感也正是来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在“爱尚·三山五园”——“春和景明”圆明园春季主题系列活动开幕当天,“春和景明”圆明园春季主题诗会也在圆明园春泽斋拉开序幕。

与一般诗会不同,作为“爱尚·三山五园”系列文化活动之一,诗会以主会场与分会场的联动模式开展,设置诗歌朗诵会、快闪表演、春季主题摄影展三大主题板块,采取诗与歌、诗与乐、诗与影的艺术表现形式,融汇古今中外名篇,形成“诗、音、画”多艺术形式的互动。

文人把春天揉进诗里,而圆明园将春天装进相册、画作中。圆明园继续开展摄影季赛和写生季赛,邀请更多摄影及绘画爱好者参与到投稿活动中,记录并展示自己认为最美的一刻。摄影与写生作品经评比后将在圆明园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以及圆明园内进行展示,让游人共同感受、分享圆明园的四季美景。

春意渐浓,在圆明园除了踏青、赏景,当然还有荡舟,3月18日,圆明园游船正式开航,记者在公园中看到古色古香的游船往来穿梭。

泛舟湖上,沁着花香的清风扑面而来,看飞鸟与游鱼嬉戏在天与水中。

圆明园踏青节游园小贴士

1.踏青节活动时间:2023年4月1日至5月15日

2.购票信息:圆明园对全国游客实行网络实名制预约购票,请关注圆明园遗址公园微信公众号,按提示操作预约购票。

3.出行信息:双休日及“清明”假期是游客入园高峰时段,建议大家错时错峰绿色出行。乘坐地铁4号线在圆明园站下车南门入园;或者地铁4号线、16号线在西苑站下车从藻园门入园;此外,可乘坐331路、432路、508路、601路等公共交通到达圆明园南门,也可乘坐331路、332路、508路、584路等公共交通到达西苑站,步行至藻园门。同时,圆明园设有东门停车场、南门停车场、小南园停车场,大家可根据地图导航提示提前做好出行规划。

小编提示

请保护园内遗址,爱护文物及花草树木,保护环境卫生,请勿在园内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序排队,文明赏花。

记者:高玉超

编辑:张斌

部分照片由圆明园提供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