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轴线上的这三座博物馆,见证历史变迁
2023-04-25 15:3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纵观我国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二十世纪初北京地区尚无一座博物馆。 直到1912年7月,北京第一座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在国子监开办,才拉开了北京博物馆发展的历史帷幕。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地区已建有10余座博物馆。因连年战乱,至北平和平解放时,北京地区仅存博物馆两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掀起了博物馆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到1965年,北京的博物馆增至15座。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北京的博物馆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38座发展到90年代初的90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的备案博物馆已有204家,这在全球城市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为北京创建博物馆之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在北京中轴线上,有三座各有特色的博物馆,见证了百年历史变迁,堪称北京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首家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兴建博物馆的倡议在北京学界悄然兴起,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是兴建博物馆的积极倡导者。鲁迅先生当时在教育部任职,他对北京兴建博物馆投入了巨大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1912年7月,在北京各界社会名流学者和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帮助下,北京第一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在国子监旧址诞生了,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开办的公共博物馆,亦是北京的首家博物馆,因当时还处在筹备阶段并不对外开放。1917年历史博物馆迁往故宫午门,1926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从1912年筹建到1926年开馆,历史博物馆历经14年的筹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博物馆走上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生道路,并更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1958年,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清代户部衙署旧址上建设历史博物馆大楼。1959年,新馆落成后历史博物馆迁入,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并于1961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至此,北京的首家博物馆发展成为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北京第一家博物馆建立之际,中国的思想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15年兴起了倡导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新思想冲击着落后闭塞的意识,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文化教育的活跃,公众对知识和科学、文化、艺术的渴求,促使北京的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这其中就有在中国博物馆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所在地是明清两朝的宫禁之地,普通百姓不能涉足。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被推翻,但是逊位的末代皇帝溥仪仍住在紫禁城,普通百姓还是不能涉足。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命令搬出紫禁城。为更好地管理紫禁城中的文物,北平市政府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紫禁城,对清宫文物进行清点,登记造册。据1925年出版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记载,紫禁城遗留下来的文物有117万件之多。其中不仅有古玩玉器、瓷器,还有名家书画及大量图书典籍、档案文献。1925年10月10日,经过一年的筹备,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故宫博物院以紫禁城三大殿以北的内廷为院址,与历史博物馆、古物陈列所一起对外开放,通过这三座博物馆的展陈,集中向公众展示皇室的文物珍宝。

紫禁城创办博物馆并对公众开放,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昔日的宫禁之地变成寻常百姓自由出入的场所,是多么不可想象。故宫博物院开放的第一天,人们纷纷涌向这座皇家禁苑,争相一睹皇家珍品,北京城甚至出现了万人空巷。

1935年,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主的近千件中国文物精品,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博览会展出,轰动了英伦三岛,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参加国际展览活动。然而,这些承载着梦想的博物馆被连年的战乱“打”得粉碎。抗日战争爆发后,战火纷飞,社会动荡。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北平的博物馆也难以独善其身,在萧条冷落中,很多博物馆相继关闭,或者迁移到其他城市。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北京地区仅剩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在苦苦支撑,勉强开放。人民政府接管了这两家博物馆,并对其进行改造,博物馆在本质上发生了改变,开始走上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新生道路。

新中国第一座大型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

1956年,国家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服务科学研究成为当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主题。新中国第一座大型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也是在这一时期落成的。为方便南城居民参观,弥补南城鲜有博物馆的缺憾,馆址选在了天桥南大街

自然博物馆落户南城后,给曾经封闭的南城带来了更多的自然科学气息,极大丰富了这一带人民的精神生活。自然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彩,拥有国内同类博物馆中设备最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使用价值最高的标本馆。自然博物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自然科学的种子,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北京的博物馆百花齐放,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几十年间,博物馆的数量比1965年增加了十几倍,种类不断丰富,从历史综合性博物馆扩展到各门类专业博物馆,涵盖了老北京文化、民间雕刻、印钞造币、老电话、古陶、邮票、电信、铁道、航空等多个门类。各类博物馆也构成了北京城的时代记忆。

从1912年北京第一家博物馆创办至今,时间的车轮走过百年,北京的博物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华丽蜕变,而北京城市的历史文脉也将通过博物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内容来源:《北京档案》,部分有删改

作者:鹿璐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自然博物馆官网


作者:

北京印迹inBeijing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