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
是属于每一位劳动者的日子
向所有劳动者致敬
劳动者的奉献应当被歌颂
劳动者的权益应当被保护
劳动者难免会与用工单位
产生纠纷
除了自主与单位协商
请求工会调解
和申请劳动仲裁之外
更多的人
还会进一步采取诉讼的方式
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诉讼的第一步是先向法院立案
什么情况下可以去法院立案
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
在法院立案呢
@广大劳动者
五天假期关注京法网事
京小槌带你每天学习
一点立案知识
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问题一 :我与单位产生了劳动争议纠纷,我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立案吗?
不可以,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未经仲裁前置程序即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也存在例外的情形,即如果公司向你出具了明确、具体金额的工资欠条,且你的诉讼请求为拖欠劳动报酬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事项的,法院可以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来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五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问题二:劳动争议向法院起诉立案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呢?
需要准备以下几类材料:
(1)起诉状;
(2)身份证复印件;
(3)如有委托代理提供完整代理手续;
(4)仲裁委裁决书及其送达回证,裁决不予受理的还需提供仲裁申请书;
(5)与诉讼请求相关的证据材料。
注意:以上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份数为被告人数加一份,其他材料为一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五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京小槌提示
劳动争议案件与普通民事案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仲裁前置程序。
通过劳动仲裁机构对劳动纠纷先行仲裁,一方面有助于缓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对立情绪,避免激化矛盾;另一方面,大量简单、争议不大的劳动纠纷得以在诉讼前解决,而仲裁不收取任何费用,有利于减轻劳动者的仲裁成本。
因此,劳动者在向法院起诉前,一定要用好劳动仲裁这一维权途径,千万不要只重视诉讼而忽视仲裁。
当然,不服仲裁结果起诉至法院是我们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最终保障,而起诉是一项严谨的法律活动,因此需要我们在按照法院登记立案的有关规定准备齐全材料,走好劳动案件诉讼的第一步。
+ + + + + + + + + + +
以上就是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立案前
准备的一些解答
明天我们继续解答新问题
建议大家收藏备用~
当然也希望大家用不到这些知识
能够顺畅和谐地工作~
衷心祝愿广大劳动者
五一节日快乐!
供稿:丰台法院
编辑:杨士霞 肖飞
审核: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