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享单车逐渐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成为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便利工具,却也给道路管理带来不少困扰。
花园北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沿线坐落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知名医院。求医、通勤、日常出行需求叠加,使得花园北路 “压力山大”,大量违规停放、堆积占道的共享单车更是让这条路的交通情况“雪上加霜”。
本周《向前一步》为周边居民、医院、街道管理相关部门和共享单车企业搭建沟通平台,尝试探索“医治”花园北路“淤堵”顽疾的良方。
便民出行,却为何“侵占”道路?
花园北路附近的地铁站距离北医三院路程超过一公里,通过共享单车出行既便利,也能避免拥堵。
但共享单车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违规停放、堆积占道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工作日停放在花园北路的共享单车超过两千辆。对此,共享单车企业也表达了管理上的难处。
共享单车企业代表:“我们已经采用网格化管理的方式,由专人、专岗、专车定时清运共享单车。但由于花园北路经常堵车,高峰期更是堵得水泄不通,只能依靠小巧的三轮车持续清运,运力有限。”
共享单车停放越多,道路就越拥堵;道路越拥堵,共享单车就更加难以清运。这样的“循环”能不能打破呢?
权衡利弊,如何疏堵不添堵?
“可以对现有的汽车停车位进行重新规划,拿出50个汽车停车位就可以多停放350辆共享单车。”
“我不同意削减汽车停车位。我家住石景山区,除了开车,其他交通方式很不方便。”
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升空间使用效率是合理的疏堵之道。削减汽车停车位、增加共享单车停车位,似乎成为了能最大化满足公共利益的现实选择。
但是,停车位运营方是否会同意让出“空间”?除了削减汽车停车位,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这一交通难题?
共治才能共享、共赢。政府、企业、居民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才能共同营造更加友好的出行环境。
“滞留”的共享单车,能否正常“流动”起来?花园北路多年的交通顽疾,能否觅得治理之法?敬请关注本周日晚21:05北京卫视《向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