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京东平原地带,是北京市平原地区唯一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此处蒹葭苍苍、飞鸟众多,动植物种类丰富,同时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和栖息地,有着“京东大芦荡”和“京郊小白洋淀”的美称。顺义融媒携手保护区推出系列科普类报道,带您走进湿地,认识湿地中可爱的小生灵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湿地里部分“过客”鸭类~
在迁徙季节,湿地里可以见到10余种“过客”鸭类,今天来认识其中的7种,它们是凤头潜鸭、红头潜鸭、青头潜鸭、琵嘴鸭、鹊鸭、普通秋沙鸭、鸳鸯。
凤头潜鸭
凤头潜鸭体长40至47厘米,翼展(左右翼尖之间的距离)67至73厘米,体重0.55至0.9千克,是中等体型矮扁结实的水鸭。雄鸭头和颈黑色,头顶有丛生的长形黑色冠羽披于头后。背、尾上和尾下覆羽均为深黑色,腹部及体侧为白色。雌鸭头、颈、胸和整个上体黑褐色,羽冠也为黑褐色、较雄鸟短、无光泽。
红头潜鸭
红头潜鸭体长42至49厘米,翼展72至82厘米,体重0.7至1.1千克,是中型鸭类。雄鸭头顶呈红褐色,圆形,胸部和肩部为黑色,其他部分大都为淡棕色,翼镜(翼上特别明显的块状斑)大部分呈白色。雌鸭大都呈淡棕色,翼灰色、腹部灰白。
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体圆、头大,体重0.5至0.73千克,体长42至73厘米,是中型鸭类。雄鸭头和颈黑色,并有绿色光泽,眼白色,上体黑褐色,下背和两肩杂以褐色虫蠹状斑,腹部白色,与胸部栗色截然分开,并向上扩展到两肋前侧,下腹杂有褐斑,两肋为淡栗褐色、有白色端斑。雌鸭体羽为纯褐色。
琵嘴鸭
琵嘴鸭体长43至51厘米,体重约0.5千克,是中型鸭类。雄鸭头至上颈暗绿色且有光泽,背黑色,背两边及外侧肩羽和胸呈白色,且连成一体,翼镜为金属绿色,腹和两肋栗色,脚橙红色,嘴黑色、大而扁平,前端扩大呈铲状。雌鸭较雄鸭略小,上体暗褐色,头顶至后颈杂有浅棕色纵纹,背和腰有淡红色横斑和棕白色羽缘,尾上覆羽和尾羽有棕白色横斑,嘴为黄褐色。
鹊鸭
鹊鸭体长32至69厘米,体重0.5至1千克,是中型鸭类。鹊鸭嘴短粗,颈亦短,尾较尖。雄鸭头黑色,两颊近嘴基处有大型白色圆斑,上体黑色,颈、胸、腹、两肋和体侧为白色,嘴黑色,翅上有大型白斑。雌鸭略小,嘴黑色、顶部橙色,头和颈呈褐色,颈基有白色颈环,上体淡黑褐色,上胸、两肋灰色,其余下身为白色。
普通秋沙鸭
普通秋沙鸭是秋沙鸭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长54至68厘米,体重可达2千克。雄鸭头和上颈黑褐色且有绿色金属光泽,枕部有黑褐色短冠羽,使头颈显得较为粗大,下颈、胸以及整个下体和体侧白色,背黑色,翅上有大型白斑,腰和尾呈灰色。雌鸭头和上颈棕褐色,上体灰色,下体白色,棕褐色短冠羽,喉白色,有白色翼镜。
鸳鸯
鸳鸯体长38至45厘米,体重约0.5千克,是中型鸭类。雌雄异色,鸳指雄鸭,鸯指雌鸭。雄鸭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上有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极易辨认。雌鸭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有一条细白色眉纹。
如果天空是一幅画,
鸟儿涂抹着色彩;
如果大地是一首歌,
鸟儿飞扬着旋律。
让我们一起携手,
爱护鸟类、聆听鸟鸣,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