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5月,厚德商场在西单开业,福寿等商场随后相继建成。在发展中,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西单商场。作为一家具有93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西单商场是中国民族商业发展的亲历者,是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更是西单商圈的缔造者。此前西单商场已经经历过两次大的更新调整,此次更新是继2003年后的第三次更新,西单商场也为这次更新发起了“重温西单记忆”的征集活动。本篇文章将简单回顾西单商场的历史,如果您在读的过程中想起了什么有关西单的回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有相关的照片、视频、物件等也可以根据文章末的征集说明参与征集活动。
93年历史 见证商圈变化
20世纪20年代末,旅居加拿大的归国华侨黄树滉回国后定居在西单牌楼附近,在西单建造了厚德商场,并于1930年5月开业。这是当时北京内城的繁华商业中心,也是内城唯一的一家商场。商场内可以照相、看杂技、电影,还能买到广东的特色食品。而当时人们俗称的“逛商场”,就特指西单商场。
1931年,爱新觉罗·载洵将位于背阴胡同的洵贝勒府卖给滞留北平的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兼黑龙江省政府主席万福麟。万福麟在府邸南侧马厩处建造福寿商场,并于1932年开业。商场里最有名气的是益茂绸缎店,生意最火的时候常常需要四五十名店员照看。这两个商场的相继建立,使得西单地区的百货业初具规模。
从1930年到1941年,益德商场、惠德商场、福德商场、临时商场等陆续迎客,统称西单商场。
在这里还曾发生过诸多故事:
商场职工自己动手盖成了比之前大四倍的“争气楼”,为西单、为北京、为新中国争了一口气!时任国家代主席的董必武闻讯后慨然题写店名:西单百货商场
在抗美援朝时期开展增产节约竞赛,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
在因为唐山大地震导致北京的商铺纷纷关门停业但也是市民们最需要抗震物资的时候,西单商场关门不停业,门外摆摊,摆出流动车售货,保障广大群众买到生活急需用品。
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办厂,出资兴建起延庆毛织厂
集资63万元捐给希望工程,在延庆县建起两所希望小学
……
1972年,西单商场职工自己动手盖“争气楼”在此之前西单商场已经历了两次大规模调整。早在1994年,西单商场就对项目进行扩建,扩建后的西单商场营业面积达2.7万平方米。再次改造是在2003年底,西单商场完成了第二次大规模改扩建装修,营业面积扩大到3万余平方米。至此之后,西单商场不断进行零散调整,不过均没有很大改动。此次更新,是西单商场面临的第三次调整,这既是配合北京城市更新计划、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需要,也是助力西单千亿级商圈建设的必经之路。为此西单商场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体现西单商场历史印记、承载西单商场与您的美好回忆的老物件、老照片和人物故事等。在品读中与您共同穿越时空隧道,重温西单记忆,领略生活变化,回顾西单商场近百年的商海之旅。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回味的交织中体会西单商场的沧桑巨变,展望未来西单商场的美好气象。
征集时间
截止至5月31日
征集范围
影音影像资料、实物资料
叮~这是一条征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