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成功举办,居家养老亮出“北京方案”
2023-05-25 18:1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5月24日,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成功举办。论坛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北京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承办,20余家养老相关单位参与支持。


本届论坛以“让专业养老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为主题,聚焦创新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等社会关切问题,发布本市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工作成果和初步经验。邀请全国各省市养老服务领域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800余名嘉宾汇聚一堂,共同探索新时代推动养老服务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北京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民政民生领域的集中体现。据统计,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约465万,占比达到了21.3%,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面对“老年人口多,老龄化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的严峻形势,北京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下大力气解决行业发展急难愁盼问题,满足全社会尤其是老年朋友不断增长的民生需求。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北京市按照“培育一类主体,构建两种模式,实现全面覆盖”的总体思路,开展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实现机构养老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型,在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前提下,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从根本上系统破解超大城市养老难题。

半年来,试点工作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市场主体将专业的普惠型养老服务“搬”到老年人家中,实现了发展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基本养老服务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和普惠养老服务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国有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统筹整合作用,带动民营企业广泛参与、合作共赢,推动形成以事业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事业、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

通过开展试点,建立了一套市场化运行机制,制定了一张品质化服务清单,搭建了一个智能化供需对接平台,组建了一支职业化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形成了一批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着力强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优化需求供给精准匹配,积极打造覆盖“床、护、助、餐、医、康”的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居家普惠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为全国居家养老服务的难点破解和工作创新提供了“北京方案”。

在主论坛环节,围绕北京市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分享发布了多项重要成果。北京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育海分享了构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试点实践成果,他表示,北康养集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和创新引领能力,在北京市民政局的全程指导下,打造北京首家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示范中心,精细编制了涵盖生活照护、助医服务、供餐服务、康复服务、培训指导、心理支持、辅助服务的7大类、20小类、98项的服务供给清单,为广大老年市民提供适合各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产品和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示范中心在每个服务片区配备2名高学历、高素质的首席养老服务管家、多名专业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和若干位志愿者,实现管理和服务“全覆盖”,响应和反馈“零时差”,破解居家养老服务“找不到、够不着、等不起”的现实困局。

创新模式试点启动半年来,“北康养e家”小程序已完成注册用户15.5万多人;累计签约长期居家照护服务近100单;开展各类为老服务超4000单,有效解决了居家老年人助餐、助医等“急难愁盼”的居家养老刚性问题;试点启动至今,所有服务“零投诉”,得到了服务对象的充分认可,受到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发布北京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结果

论坛上,数字虚拟人康仔和福妮的出现引发了与会者的热议,他们是运用人工智能领域最新技术打造的线上养老服务管家及居家照护师,在线上平台为老人提供有温度的信息传递。康仔和福妮现场发布了北京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结果。通过调查发现,近9成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对于专业化的居家照护服务有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需求更加多样性、多层次和多元化,也期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和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展示北京养老服务网(综合为老平台)、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为了有效打破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北京市在发展智慧养老方面开展了多方面的探索,尤其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老年人的服务体验。“北京养老服务网”为老年人及社会各界搭建起供需对接的数字化平台,可以查询到全市养老机构、养老驿站、养老助餐点、适老化产品等信息,能够在线办理津贴补贴等服务事项,还开辟了养老政策、养老人才、志愿服务、京津冀养老、养老课堂等服务板块,帮助老年人找政策、找机构、找服务,助力养老机构等市场主体找资源、找人才、谋发展,实现养老资源的精准配置和养老需求系统的充分满足。

同时,搭建北京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数字化手段为养老服务管理工作赋能,构建养老服务全要素记录、全数据互通、全流程监管、全口径分析的全息信息化管理机制。通过无感、无扰的方式管理养老服务数据,比如机构护理员佩戴智能电子工牌进入老人护理区域,即可通过采集感应位置和时间实现对服务过程的记录,过程中无需中断服务,也不会干扰老人,高效地帮助管理者进行服务质量控制。

介绍养老服务人才支持计划及养老志愿服务指南

北京市把握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规律,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到养老服务工作突出位置,通过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社会认同“三重激励”,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增量扩容、提质增效、栓心留人“三大工程”,加快建设一支储备充足、职业规范、稳定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加快建立统一的养老志愿服务制度,本市积极制定实施“京彩时光”养老志愿服务指南,精准聚焦老年人服务需求,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规范养老志愿服务开展、搭建全市统一的“京彩时光”养老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优势,对注册认证、需求发布、服务提供、时间记录、服务评价等,实施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通过多种措施,鼓励花发低龄老年人帮扶白发高龄老年人,让低龄健康老人老有所为,助力高龄失能老人老有所养。

举办养老项目推介会

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天津市、河北省张家口市等环京周边省市政府及民政部门领导做养老项目推介,展示津冀地区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助力京津冀养老服务资源对接共享,为在京老年人异地养老提供更多选择。

探讨养老发展新机遇

在分论坛环节,近20位养老行业嘉宾和学者们紧紧围绕“居家养老服务创新前沿与国际进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愿景”“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创新”及“居家智慧健康养老的融合与突破”等,从实践出发,多维度、深层次地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探讨未来发展新机遇与新思路。

设置养老产品及服务展示区

此次论坛主办方还设置了养老产品及服务的展览展示区,众多企业集中展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养老健康、金融养老、智慧养老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北京市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致力于倡导共享养老服务发展新机遇、协同促进养老服务创新发展,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养老事业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首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务实举措。

未来,北京市将把四季青论坛打造成集政策指引、实务交流、学术研讨、实证研究、市场实践于一体,覆盖养老服务、养老产品、养老机构、养老金融、智慧养老等全产业链,具有影响力的养老服务交流高端平台,更好凝聚各方共识,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为北京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佳祥 明博


作者:

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