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围观!北京高端涉外法治人才选拔即将启动
2023-06-07 17:1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想独立主导、处理涉外案件

成为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吗?

机会来了!

北京市司法局印发

《北京市百名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

将在全市选拔培养

百名高端法治人才

你想成为其中的幸运儿吗

快来了解一下!

2023年到2025年,实施为期3年的北京市百名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项目,一年一期,每期约33人,在全市选拔培养百名高端法治人才,提升北京市法治人才在处理高端、疑难、涉外案件中的能力;与国际法律实践接轨,独立主导和处理涉外案件;加速补充涉外法治人才队伍,提升涉外法治人才的视野,为首都涉外法治建设提供支持。

01

谁可以参加培养项目?

北京市涉外律师、公证员、仲裁从业人员、司法鉴定从业人员、法治岗位公务员。2023年首期培训律师20名、公证员和仲裁从业人员各5名,法治岗位公务员2名、司法鉴定从业人员1名。

学员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 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宪法和法律,拥护社会主义法治;

● 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执业行为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和纪律,未受到过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行业惩戒、党纪处分或政务处分,没有不良执业记录;

● 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能以英语作为主要工作语言;

● 年龄不超过 45 周岁(以报名截止时间计算),仲裁从业人员放宽至 50 周岁,身体健康;

● 能全程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原则上不得请假。

在学员应符合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各行业设定的专业条件,详见文末链接。

02

如何选拔项目学员?

选拔经过申报、资格审核、面试、确定入选名单四个环节。申报者按要求填写《北京市百名高端法治人才培养个人申报表》,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报北京市百名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项目工作组。项目组会同有关部门对申报者条件进行资格审核,通过后参加面试。面试聘请业内人士和有关部门组成专家团队进行考核评分,根据资格审核及面试情况,按照择优选用原则确定最终入选名单并公布。

03

培养项目如何安排?

2023年首期培养项目教学采取集中课堂研修、国内外实地考察、案例研究、交流展示等方式,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由合作方(院校)法学院国际法学科及涉外法治领域的资深教师及外籍专家授课;实务课由资深涉外律师、仲裁人员、公证员授课。

首期培训安排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培训。包括在合作方(院校)进行6天的理论、实务课程学习和模拟训练;到新加坡访问仲裁机构、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并在大学接受课程培训;到大湾区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交流,访问深圳、广州、大湾区的法院、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最后撰写论文,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答辩评审。培训结束后,由市司法局、市委组织部人才局、合作方(院校)联合颁发《北京市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结业证书》。

04

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如何使用?

合作方(院校)要聘任高端法治人才做为涉外法治研究机构的实务专家、客座研究员;优先将其纳入各类人才库、智库;优先推荐参加中外交流考察、公开课、论坛、讲座等;为其课题研究提供学术指导;鼓励用人单位优先聘用、使用;鼓励其以担任指导老师等方式,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推动北京市法治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点击“http://sfj.beijing.gov.cn/sfj/zwgk/tzgg75/326125046/index.html”查看《北京市百名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京司观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