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预防丹毒
2023-08-09 19:5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夏秋季节,经常会在门诊遇到丹毒患儿。由于丹毒相对少见,所以很多家长不了解。什么是丹毒?丹毒传染吗?丹毒有哪些表现?可以治愈吗?日常生活如何预防丹毒?

 

什么是丹毒?

丹毒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破损的皮肤和黏膜网状淋巴管引起,好发于下肢和面部。丹毒不传染,且可以治愈。

丹毒有哪些临床表现?

丹毒患者起病急剧,发病前可有全身不适、寒战、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临床上可见成片红斑迅速出现并蔓延,特别常见于小腿和面部,也可发生在足背,多为单侧性。病变区域可有烧灼感、触痛,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明显的界线。有时在红斑基础上可发生水疱、大疱或血疱。
病情多在4~5天达高峰,炎症消退后,局部可能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和脱屑。

哪些人群更容易得丹毒?

患有鼻炎、足癣、湿疹、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得丹毒。

得了丹毒该如何治疗?

得了丹毒可到医院普外科或者皮肤科就诊。
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一般在10-14天,对青霉素和头孢过敏者可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可辅以理疗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患病后卧床休息为主,患肢制动并抬高30-40度:患肢制动可减轻肢体的疼痛,患肢抬高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胀,促进愈合。
坚持用药,同时积极治疗诱发因素如糖尿病、脚癣等,治疗一定要彻底,最好在消肿后再继续治疗3-5天,不能根据自我感觉而随意中断治疗。

丹毒应如何预防?

积极预防和治疗足癣、甲癣,预防小腿丹毒。
避免和纠正挖鼻的习惯,预防面部丹毒。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澡更换内衣。勤换鞋袜,剪短指甲。
皮肤瘙痒时不可搔抓,避免外伤,避免蚊虫叮咬。
一旦上述情况发生时应及时妥善处理,采取适当补救措施,防止细菌经皮肤和黏膜的伤口侵入引起疾病。

 

文 | 刘雪来

编辑 | 宣传中心


作者:

首都儿科研究所官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