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青头潜鸭首次自然繁殖成活!
赞!赞!赞!
北京动物园青头潜鸭圈养人工种群建立后,首次实现全过程的自然繁殖成活,基因延续、种群壮大。
因青头潜鸭野外种群数量的不断减少,被我国列为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北京动物园围绕青头潜鸭引种和人工孵化技术开展研究,经过三年的努力,于2022年建立我国首家青头潜鸭人工种群 ,实现子二代繁殖成活。今年,又成功实现青头潜鸭从产卵、孵化到育雏全过程的首次自然繁殖、成活,并实现了子三代繁殖成活。
北京动物园重点实验青头潜鸭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淑红介绍:“建立青头潜鸭人工种群是第一步,还需要稳定扩大种群数量,提升动物的自然繁殖能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以及需要研究的内容”。
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地区,我国是其重要的迁徙分布区。青头潜鸭对水质要求很高,是一种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的水鸟,加之气候变化、天敌侵害及人为因素等干扰,青头潜鸭野外种群数量不断减少,濒危程度越来越严重,被称为“鸟中大熊猫”,被我国列为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019年
2019年,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统一部署下,与多单位联合开展青头潜鸭易地保护研究。北京动物园主要围绕青头潜鸭引种和人工孵化技术开展工作。
2022年
2022年成功建立了青头潜鸭首个圈养人工种群。研究小组经过三年的努力,攻破了青头潜鸭卵运输、孵化、发育、人工育雏等各个阶段的技术难题,2022年在北京动物园建立首个圈养青头潜鸭人工种群,实现了子二代繁殖成活。
2023年
2023年课题组继续努力,开展青头潜鸭自然繁殖研究,成功实现了从产卵、孵化到育雏全过程的首次自然繁殖、成活,并成功繁殖成活了子三代,为种群壮大、野化放飞、助力野生种群资源的恢复奠定基础。
今年3月,随着鸟类进入繁殖季,圈养青头潜鸭也迎来求偶季,为使青头潜鸭能够顺利营巢产卵,项目组总结经验,探索改善环境、巢箱等因素对繁殖的影响,调整了人工巢箱的设计、安装和布设,使其更符合青头潜鸭野外繁殖习性,首次实现了圈养环境青头潜鸭自然繁殖成活,进一步提高了青头潜鸭圈养技术,并为野化放飞打下很好的
通过人工孵化与自然孵化结合,到6月底,共繁殖成活青头潜鸭幼雏25只。同时,首次实现了全过程的自然孵化及育雏。此次探索实践为青头潜鸭人工种群的扩增研究提供了重要实践经验,对青头潜鸭种群扩大、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圈养青头潜鸭首次自然繁殖成活,进一步完善圈养条件下的繁育技术,助力了野生动物保护、野生种群资源的恢复,为进一步扩大青头潜鸭人工种群数量、研究、展示及野化放归奠定坚实基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