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
当地时间16时30分
(北京时间22时30分)
中国云南楚雄彝绣发布会
在米兰时装周举行
此次发布会
以“流光彝彩、美美与共”为主题
集中发布了40套缀饰彝绣非遗元素的
跨界时尚服装服饰
这些服饰
向世界展示了来自遥远东方
古老神秘的彝绣之美
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的
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打开了新的窗口
镁光灯下
光束跳跃中
楚雄彝绣惊艳亮相世界时尚之都米兰
浓烈鲜艳的色彩
表现丰富的图案、粗犷有力的技法
呈现出一场跨越千年的
文化传承与时尚艺术交融的
视觉盛宴
此次发布的女装系列,在颜色上大胆运用彝族崇尚的黑色,图案有云纹、种子、马樱花、银饰等元素,将古老的东方刺绣工艺与意大利小众工艺的奢华面料相结合,再运用现代科技的激光切割等手段,活灵活现地将彝风重塑,打造出优雅、百搭且充满东方魅力的女装系列,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民族风印象。
楚雄彝族服饰是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文化底蕴厚重、图案构思抽象、针法多样精致、配色大胆独特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绣娘刺绣
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高度重视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在州委、州政府有力领导和州委宣传部统筹推动下,组建了彝绣产业工作专班,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持续推动彝绣非遗活化传承利用。
彝绣作坊
为推动千年彝绣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楚雄州出台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37条措施和加快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了中国首个“楚雄彝绣”手工刺绣行业标准,建成中国首个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启动中国首个手工业发展指数“新华·彝绣产业发展指数”的编制,拍摄《楚雄绣娘》纪录片,让千年非遗书写“指尖新的传奇”,谱写和美共生新篇章。
“沪滇山海情 文化兴乡村”楚雄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宣介会
通过深挖彝绣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民生价值,深入推进实施妈妈制造、绣娘培训计划、爱心助残彝绣行动计划、侨商侨企情牵彝绣助力彝绣出山出海行动计划等,楚雄州5.7万名绣娘通过从事彝绣生产获得稳定收入,自信自强过上幸福生活,楚雄彝绣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3大转变。
楚雄彝绣亮相北京时装周
目前,全州共有彝绣经营户538户,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彝绣企业有12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彝绣工作站13个,依托全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成彝绣车间77个、绣坊260个,逐步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发展格局。
彝绣产业不断壮大
据统计,2022年全州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2.45亿元,今年1至6月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全州绣娘人均增收3180元,并带动1200多名残疾绣娘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彝绣产业成为助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和把更多妈妈留在家门口就业的温暖产业、幸福产业。
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
来源:云南发布
记者:杨晶晶
资料/供图:楚雄州委宣传部
责编:苏昊
编审:郑阳洋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