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顺义区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在李桥镇公开庭审。这是北京市13个涉农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成立以来首次公开庭审的案件。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市三中院、顺义区法院、怀柔区法院、部分省市县农业农村局及经管站共计120余人参加观摩。
庭审现场。
庭审开始前,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北京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开展情况、顺义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运行情况和仲裁活动开展情况。首席仲裁员介绍了基本案情。
本次审理的案件是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有申请、反申请,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实际履行、违约与否等存在诸多争议。庭审过程中,仲裁员结合案件争议焦点,组织当事人举证、质证,充分发表辩论意见。庭审过程严谨、规范、有序。庭审结束后,仲裁员围绕这起案件中合同履行存在的问题、庭审流程、庭审技巧等与观摩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观摩人员对如何进行纠纷调解、仲裁有了实质性了解,并对未来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了建议。
观摩人员认真记录。
顺义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委员赵国义介绍:“顺义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按照‘调解为主,仲裁为辅,调裁结合’的原则,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地区和谐稳定,为平安顺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顺义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在全市率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仲裁员,制定仲裁案件补贴标准,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强化仲裁队伍建设,有力推动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规范化开展,全面提升了仲裁效率和社会公信力,近3年共调处仲裁案件79件。2022年在北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考评中位列第一。
村(居)法律顾问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
本次公开庭审的三位仲裁员均由顺义区律师担任。近年来,顺义区围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农业农村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共有11名律师担任仲裁员,助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顺义区不断深化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实现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治讲座、纠纷调解等多元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推动村(居)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