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史|东安市场的出现
2023-10-08 17:3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王府井大街作为近代北京一处新式商业空间的兴起,既是一个官方主导、规划的过程,也是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自发过程。该街本为旗人驻扎之地,位于紫禁城东华门外,北起灯市西口,南抵东长安街,全长约800米。由于地处出入皇城的重要通道,内务府采购物资也多经过于此,至清后期,这一带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业街市,不仅有流动性摊商,也有一些固定商铺、饭庄出现,一些昔日王府临街房屋也开始经营商业。官方采取默许态度,只需每月缴纳租费即可。遇皇帝出行,则一律停市,暂避一时,风头过后,蜂拥复来。

民国时期的东安市场 作者供图

东安市场的出现是近代北京商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1900年庚子事变之后,清政府开始在京师地区推进近代市政,王府井所处的东安门外区域成为最早进行道路建设的地方之一。1902年,清廷开始整修紫禁城外东安门至王府井一带的道路,工巡总局拆除了道路两旁的一些棚障,并将摊商迁移到位于王府井大街北端的原八旗兵神机营校场。至第二年年初,此处逐渐形成了一处连续营业的融饮食、消费、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场所,内城巡警厅在东安市场设立专员,摊商比屋而居,缴纳固定租费。由于地近皇城东安门外,因此得名东安市场。

东安市场初建时,主要由若干相连的店铺以及流动的摊贩构成,市场上部有罩棚,同时在罩棚之外还分布一些固定的建筑。在这个固定的商业空间中,商户的经营者不再像以往在街道上随意,开始遵循既定的社会秩序,服从市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在此之前,定期举办的庙会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京城百姓的日常消费功能。东安市场建成之后,内城第一次出现了由官方设定的综合性定期集市,在北京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影响。

1906年,东安市场东北部建成吉祥茶园,园内每晚有京戏、曲艺等演出,观众只需支付茶费。自清帝入关开始,就以内城“逼近宫阀,例禁喧哗”的名义,明令禁止建立戏园。吉祥茶园可以说是内城最早出现的娱乐演出场所,冲破了原有规定,大大方便了内城居民的日常娱乐生活。吉祥茶园不仅增加了东安市场的客流,进而也吸引了更多的商贩进驻东安市场,各方形成了良性互动。1909年刊印的《京华百二竹枝词》形容:“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不费难。若论繁华首一指,请君城内赴东安”。在老北京的口语中,很少有“东安市场”这一说法,市民日常提起“市场”就是特指“东安市场”,由此可见其在北京城市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文章出处:《北京文史》——《近代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与东安市场》

作者:王建伟


作者:

北京参事室文史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