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海淀找一个清冷古风、江南竹韵的新中式风格拍照地,非紫竹院公园莫属。紫竹院公园是一座以竹造景、以竹景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公园建于1953年,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福荫紫竹院”而得名。
海淀融媒记者就带您领略藏在紫竹院公园里的“小江南”——友贤山馆。这里白墙黛瓦、荷栏碧水、飞檐向天,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不用千里迢迢下江南,来到友贤山馆,就可以免费深度体验文雅温婉的江南韵味。
友贤山馆位于筠石苑景区的东北部,是一处融合竹、石、建筑为一体的亭台水榭,是由厅、轩、游廊组合的院落式徽派建筑群,这是隐藏于紫竹院里的书馆。书屋被竹林环抱,高挑的木质窗棂外满眼青翠。
友贤山馆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它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飞檐翘翼,棕柱黛瓦白墙,仿古楹窗,门口上方悬挂着一块“友贤山馆”的牌匾,两侧柱子写有“紫电飞白径试笔,苑花熏日好读书”的楹联,道出了友贤山馆是一所文人以诗书会友的好地方。
黛瓦棕柱,飞檐花窗,浮廊跨水,汀步当桥,再加上初秋午后这层温柔滤镜,让光与影都有了形状。庭院内数步一景,化出许多好景观,让游客仿佛置身于诗意的江南园林,曲径通幽的竹林景致贯穿园中,金镶玉竹、筠竹、罗汉竹等17种观赏竹,与不同的地势、景观相映成趣。
清风恰几许,竹影入画来。白墙灰瓦,亭台楼阁,茂密的竹林与落日交相辉映,不禁产生误入江南水乡的错觉。
要是手里能有一把折扇,亦或是一把油纸伞,漫步在鸟鸣轻啼的中式园林,尽显东方气韵。隔篁竹,闻水声;小桥流水,竹叶片片;漏窗将竹影框成一幅江南风景画。如此美景必须拍摄几张新中式古风大片,尽显东方之美,简直太有韵味啦。迎面而来江南水乡的温柔气息,耳畔吹来的风柔软至极。漫步在桥上,一幅动人画面就这样浮现在眼前。
目前,“花园里的秘密——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展览在紫竹院公园友贤山馆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1月5日。此次展览展示并解读西周至明清时期古典文学里的名段佳本,通过诗词、绘画解析文学里的各类植物认识和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感受古人寄托于植物之上的气韵风骨。(记者 罗雨涵 文/摄)
拍摄小贴士
路线推荐(东门进)江南竹韵→筠石苑→友贤山馆→绿云轩
壹 [服装]
汉服、旗袍、棉麻质感的衣服……
贰 [道具]
折扇、油纸伞、灯笼、复古装订书籍……
叁 推荐拍摄时间
下午3~6点,光影斑驳,会有好看的发丝光,柔和的光影打在脸上,温柔加倍。不要局限于以上框架,可以尽情发挥创意巧思,留下美好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