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城区每街道至少一家普惠“托儿所”!北京试点街道办托新模式
2023-10-13 09:0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北京市正在试点街道办托新模式,到2025年,城区每街道至少一家普惠“托儿所”!首家街道“托儿所”近日在位于丰台区六里桥街道的北京市社区儿童中心开班。全天、半天托育,临时托管,周末亲子活动……便捷的服务走到了社区居民家门口,切实解决了家长们的托育难题。

 

 

近日,记者来到六里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街道利用活动场地,办起了一个可提供18个托位的“托儿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托儿所”面积不足100平方米,但却合理地划分出了构建游戏区、艺术体验区、图书阅读区、肢体活动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小小的沙发、桌椅,每件用具都色彩明艳、尺寸“适童”。

正值午睡时分,在睡眠区,保育人员荆荆全程照看着熟睡的孩子们,1至3岁的幼儿每10到15分钟监测一次呼吸,1岁以内的婴儿每5分钟监测一次呼吸,避免婴幼儿在午睡时发生鼻口窒息等威胁生命的安全风险。

17时许,到了“放学”的时段。“托儿所”门口,几名婴幼儿家长有序排着队等候接娃。“街道提供的托育服务,真的帮了我大忙。”30岁的林女士接上了3岁的女儿准备回家。她说,自己曾经是一名上班族,生育之后已经辞职在家专职育儿3年之久了。“我希望能尽快回归职场,街道‘托儿所’助了我一臂之力。”上个月,她从网络渠道得知街道办托的消息,便把女儿送了过来。带孩子的“重任”有街道伸出援手,她便有了求职的时间和余力。“如今工作已经初步有了眉目,真的感谢街道‘托儿所’!”林女士说。

“我们来上托班,不是因为家里缺人手、没人带。”半天托班的金金才1岁4个月,姥姥说,孩子父母希望能创造机会让女儿与同龄孩子多接触,从小培养社交能力,所以把金金送到了“托儿所”。一个月来,小金金变化很大,不仅学会了自己吃饭,还养成了玩具分类、摆放整齐的好习惯。“本来担心孩子年纪小不适应,没想到她特别喜欢‘托儿所’,下个月我们就要开始上全天班了。”

“‘托儿所’除了提供全天和半天托班,还提供‘计时托’的服务,为临时有事的孩子家长救急。”荆荆说,试点运行以来,“托儿所”共接待咨询家庭50多组,他们大多来自周边的小井润园、莲香园、西府玉苑等社区。

数据

截至去年底本市提供托育

服务机构园所共600家

市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本市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园所共600家,超过200家完成备案,提供托位总数超33000个。其中,幼儿园托班93家,托育机构507家。市民对就近就便的幼儿园托班、社区和单位办托呼声高。

未来

街道办托新模式将在各区进一步推广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六里桥街道的“托儿所”是全市街道办托“第一家”,这种灵活、便捷、实惠的托育新模式将在各区进一步推广。同时,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普惠托育服务的相关政策,多部门协作扶持多类型托育服务发展。至2025年,普惠托育服务将实现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街道(乡镇)全覆盖,“实现每街道至少有一家普惠托育机构。”

 

延伸:北京将新增6000个幼儿园托位

鼓励社会力量办普惠托育

10月10日,北京市政协举行“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通报会。从会上获悉,今年市政协由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牵头,将“兵分十路”,聚焦幼儿园办托、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办托和家庭托育、托育服务能力提升等10个小切口开展深入调研、精准协商,为北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近期全市将启动普惠托育服务工作试点,并持续到“十四五”期末。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计划新增6000个2至3岁幼儿园托位,预计2023年11月底全部完成任务。北京市将加强托育工作调研和谋划,对2024至2025年幼儿园学位和托位进行全方位摸底,统筹做好3至6岁学位与2至3岁托位供给,目前数据分析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来源丨北京日报、新华网、中青网等

责编丨唐莉莉       图片丨摄图网 

复审丨李培          终审丨张雪莲


作者:

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