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演绎丨“清”之祭祀
2023-10-13 17:3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寒露之后,秋意顺着树梢爬上云端,整片天色都被洗得湛蓝,而这亘古苍穹之下发生的故事,在秋阳之下重演了一遍又一遍。

上回说到乾隆皇帝对礼制所进行的鼎力革新,勤勤恳恳的“美化者”精心设计着天坛,令其“一轴、两坛、三墙、五建筑、九坛门”的恢宏鼎盛格局就此落成。

今日继续沿时间之流而下,看那跨越了巅峰的王朝又有着怎样的祭祀故事。

作为清王朝发展的最高峰,在康、雍、乾三代帝王统治下,“康乾盛世”成了大清王朝走向衰落之前的最后的黄金时代,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全盛局面之下,四处潜伏着危机的暗流。

乾隆晚期时,大兴文字狱,官员腐败,政纲大坏,闭关锁国则使清朝开始全面落后于世界,农民起义硝烟四起,时局动荡不安。而作为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清仁宗颙琰就是这种局势下登基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视觉中国

与历史上诸多君王一样,嘉庆帝同样对天意极其重视,严格恪守着“敬天法祖”的圣训。其在位25年期间,在北京天坛共计祭祀72次,多次对天坛包括祈年殿、坛墙、牌位进行修缮,以显示对祭天礼制的敬畏之心。

这位在历史上褒贬不一的嘉庆皇帝,虽然承接盛世,但历史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浩浩荡荡裹挟着清王朝这辆末世马车冲向断崖。

尽管极力维护王朝稳定,但前期所遗留的严重历史问题,与嘉庆本身的碌碌无为,促使在嘉庆末年时期,清王朝陷入了全面的落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嘉庆帝之后,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继位,年号“道光”。

身为背负着“鸦片战争责任人”骂名的道光帝,其实若是依照对标传统封建帝王的标准来看,还算得上一位不错的守成之君,在惩治贪污、整顿吏治、治河通漕、修改盐法、开通海运等方面也颇有政绩。

在祭祀方面,与其父性格肖似、走四平八稳路线的道光皇帝自然也不会落下,在位三十年中,他在天坛举行祭天、祈谷、雩祀等祭典共计83次,多次针对天坛的坛墙、斋宫、树木进行修缮和维护,并在道光十三年再度开启祈年殿修缮工程。

然而在国家长期闭关自守的困境下,道光帝的勤政内敛、自律节俭的帝王美德已无济于事,清王朝依然无可避免的导向了鸦片战争的失败,丧权辱国之事自他而起,从此也脱不开一个“历史罪人”的罪名。

也正因为如此,道光临终之前曾下遗谕,谓之“天坛大祀,以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七圣配郊坛,永不下延。”将自己剔除其外。

不过后来咸丰皇帝对其父推崇备至,依然把道光皇帝牌位放入了天坛内,同祖先一起同飨烟火,这就是天坛内只以清代前八位皇帝配祀上天的原因。

“国之大祀”的顺利举行,往往与国力强盛、时局平稳等息息相关。然而时至咸丰时期,随着太平天国运动、西方列强入侵等频频战事,作为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清文宗在位的十一年里,举行过的祭天祈谷、常雩大雩等祭祀活动仅有21次。

经济实力的衰退,政治局面的动荡,帝王心态的颓然,都预示着清王朝在祭祀这一事上的力不从心。

而裹挟在历史洪流滚滚而下的天坛,也自此逐渐黯然失色,落寞地走向了封建王朝的末代时光。

告别了康乾盛世,江河日下的封建王朝正在逐渐走向它并不光明的未来,嘉道中败,道咸之衰,正带着末代王朝的危轮驶向深渊。

那么伴随着大清摇摇欲坠的命运,天坛在时光之流中又将走向何方?

天坛演绎,云端掌故,跨越时间空间,再现天坛往事,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天坛演绎丨王朝末世的祭坛哀声”。

温馨提示:来园游览前请提前关注“天坛”微信服务号,了解网上预约票销售情况,合理安排出游计划,错时错峰游览,倡导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在游园过程中,严禁吸烟,保护文物,请自觉维护公共游览环境,文明游园。


作者:

天坛公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