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馆里故事多|高丽营:千年古镇底蕴深
2023-10-19 17:4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古驿、古路、古市、古迹……走进高丽营村史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仿建的古驿站,耳边传来的各种叫卖声音效,瞬间将人拉回千年之前,沉浸式感受古镇魅力。

村史馆内仿建的古驿站。

文献记载,高丽营从唐朝至今已有千余载历史。高丽营原为一个村,后因村落颇大,逐渐分为8个村。现在高丽营村史馆内展示的三条古道见证了曾经的辉煌。其中,“御道一”指现高泗公路方位,目前镇域内的西、南、北王路村的村名便是因此演化而来。

村史馆内仿建的商业街。

“老板,来斤酱油。”“酱油一斤,用完再来。”叫卖声来自村史馆内仿建商业街上的各家店铺,3D影像装置呈现出了店铺内的日常场景及对话。高丽营的商业街在清朝时期非常繁华,位于现在八村的一条东西向大街,长度约1000米,两侧商铺林立,店铺门面装修讲究、古意盎然。

村史馆内展示的玉石井和古槐树。

村史馆内还展示了现位于六村村委会门前的玉石井和古槐树,据民国时期的《顺义县志》记载,玉石井水质甘甜,镇上的茶楼都到这里打水,烧水沏茶,茶客也都点名喝这口井的水。古槐树树龄已有300余年,虽然槐树已内部中空,但仍根深叶茂。

从村史馆内的古驿站出发,走过古道,穿过古市,看到的便是众多古迹展示,包括现存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马蹄窑,和曾经的东大寺、西大庙、二圣庙、三义庙、真武庙等。

高丽营镇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

提起高丽营镇,不得不说到戏曲。在村史馆内一侧墙上,悬挂着小旦、小生、老生、花脸等角色戏服,旁边桌上放有头饰等道具,从2007年起,高丽营镇一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现在高丽营镇除每年举办戏曲票友大赛和专场演出外,还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戏曲艺术。

村史馆内有一张老照片,是高丽营一村“爱曲社”评剧团的演出照,演出人员梁宝文是团队核心人物。梁宝文2002年参加北京市戏曲票友大赛获十大名票金奖。为了让戏曲文化得以传承,2015年她组建了高丽营一村“爱曲社”评剧团,每年开展戏曲专场巡演,让村民在家门口便可听戏曲,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


作者: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