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家谈】海淀区77公里慢行系统提升、自行车专用路南延至西直门、多项疏堵工程完工
2023-11-29 17:2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3年,海淀区着力提升慢行系统建设,统筹实施停车设施错时共享机制,持续开展拥堵点段治理,有序推进各项交通综合治理任务落实。那么,海淀区在落实慢行系统品质提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自行车专用路南展工程建设目前进展如何?区内居民如何申请错时共享车位?海淀区在疏堵方面实施了哪些工程?

“交通大家谈”第336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静态交通管理科科长范大勇、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轨道交通所高级工程师胡莹、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交通综合科科员热里妲·阿曼做客直播间,来和大家一起聊聊2023年海淀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欢迎持续关注每周三早间7:30-9:30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栏目,并通过节目留言,我们将根据市民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

77公里机非混行道路完成慢行品质提升工作

2023年,海淀区推动编制《海淀区慢行系统品质提升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开展区级道路断面骑行量数据监测,从提升群众出行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入手,持续深化慢行系统建设工作,全区慢行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在保障非机动车路权方面,完成西北旺大桥北侧路等8个路口的优化治理工作,完成小米园区周边77公里机非混行道路慢行品质提升工作,增设1500个树池盖板。

针对宽度在12米以下的机非混行路段,通过增设自行车优先标识、标牌等方式强化自行车路权优先;针对宽度在12米以上,非机动车道不足2.5米宽的,通过调整机动车道宽度、复划标线拓宽非机动车道,以保证非机动车道宽度最小2.5米;针对宽度在12米以上的机非混行路段,通过施划机非分道线明确自行车路权。

此外,强化水路绿三网衔接,完成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一期工程慢行贯通;扩大自专路南展慢行系统辐射连通,完成上地地区慢行系统专项研究工作;编制《海淀区绿道、巡河道和慢行系统融合发展规划》;编制《海淀区滨水慢行系统实施方案》;改造提升6条慢行林荫道,全面打造景美路畅慢行环境,提升市民绿色出行意愿。

规范电动自行车骑行停放行为,保障步道通行空间,加强电动自行车超标、超速、闯红灯和逆行等违法行为的管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增加执法频次。

加强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强化香山、颐和园、圆明园等重点景区周边违法占用车道停车情况治理,保持高压执法态势;加强节假日景点周边重点路段慢行系统秩序治理,颐和园周边同庆街,通过软性隔离方式,进一步强化非机动车路权;加强学校医院周边慢行系统交通治理。

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将南延至西直门

继去年年底自行车专用南展一期工程完工后,目前,海淀区正在积极推进南展二期工程建设。

南展二期工程北起北四环,从荷清路出发,向南利用公园内非机动车道后与中关村南五街相接,继续向南连接大钟寺东路、四道口路、交大东路、高粱桥斜街,终点至西直门,道路全长约5.7公里

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交通综合科科员热里妲·阿曼介绍,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二期工程基本贯通了后厂村路到西直门的非机动车道系统,串联了中关村软件园、清河大型居住区、清华大学、八大院校组团、五道口、大钟寺、西直门等大型商圈,有利于沿线各组团的对外出行和互动往来,更好地满足市民通勤、通学、休闲健身等多样化出行需求,同时连线成网,增强地区活力,显著改善海淀区南部绿色出行环境。

南展二期工程将通过优化断面布置、重新施划标线、铣刨加铺路面、优化步道端头半径、增加非机动车停车位等措施,完善了沿线非机动车道的通行空间及骑行环境。

据悉,去年年底,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一期工程贯通,工程北起后厂村路,与自行车专用路贯通,向南与地铁13号线并行向南,南至北四路辅路,规划全长约8.6公里。市民可从后厂村路一路沿上地东路、上地东二路、上地南路、信息路、中关村北大街、荷清路骑行到北四环。

针对南展工程建设,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轨道交通所高级工程师胡莹认为,“根据我们前期做的出行调查显示,骑行安全、连续顺畅、路权独立和方便快捷是自专路的主要优点,骑行独立性、道路宽度、潮汐车道和配套服务设施等细节设计也是点赞之处。因此,在开展南展工程建设时,应充分借鉴自专路的优点,结合工程情况,关注道路宽度、隔离形式、节点设计等,比如尽量多使用绿植隔离,尽量多设置自行车专用项目。”

除了从设施方面提升骑行路权保障工作外,胡莹认为,还可以借助施划自行车“一次性左转”引导标线等措施,提升骑行效率。

林大北路、交大东路等多项疏堵工程完工

海淀区持续实施疏堵工程,通过拓宽步道宽度、优化交通组织、改善公交和通学车站台环境等手段,改善道路通行条件。目前,林大北路、交大东路、大牛坊路等疏堵工程已完工,另有多处疏堵工程准备进场施工。

林大北路步道拓宽疏堵改造工程,西起双清路,东至学清路,长约930米,南北两侧步道宽约3米,最外侧为绿化带。因道路两侧遍布住宅区,人流量密集,人行步道宽度难以满足行人通行需求,本次改造通过压缩绿地、挡墙外移的方式,拓宽步道。针对林大北路老年人通行多等特点,不仅拓宽步道增加步道通行宽度,并对无障碍设施进行完善,方便居民上下步道。步道拓宽后,能有效增加步道通行宽度,缓解行人通行拥堵,营造良好的通行环境,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交大东路步道拓宽疏堵改造工程,压缩道路绿化宽度,将步道有效通行宽度由 1.3 米拓宽至2.8 米。项目南起高梁桥斜街,北至学院南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交通导改工程、绿化工程、拆改移工程,改造面积约10525.87平方米。经过改造,不仅可以拓宽人行步道,还能有效缓解机动车占压步道的情况。

此外,针对学医景商等交通堵点,发动行业部门和所在单位的主观能动性,自内而外开展治理,加强协管员、志愿者、保安等人员的力量、发挥积极疏导作用。

在工程改造方面,针对重点点位周边开展设施修复完善,如西苑医院出口处中直路开展道路渠化改造、海淀外国语学校新建停车场、北京二十中增设校园东门和东侧道路,显著改善了周边道路拥堵情况。


作者:

北京交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