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
2023-12-04 10:4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之地北大红楼,到曾经聚集一批优秀的思想者和文化先驱、成为新文化运动主阵地的箭杆胡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

在东城,新文化运动在这里汹涌澎湃、马克思主义在这里迅猛传播、五四爱国运动在这里点燃烽火、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孕育生根。这里见证了建党初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共产党的孕育和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东城区以保护红色资源为基础,以激活红色基因为主线,以弘扬红色精神为着力点,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体系。

从“景点”到全域 红色印记融入城市肌理

一处处红色地标、一段段革命故事,构成东城红色文化独具特色、独具魅力的金名片。

整治后的五四大街。

近年来,东城区抓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建设,建立红色遗迹数据库,重点打造“1+2+N”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带IP。对区域革命文物资源进行梳理,24处革命文物被收录于《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对13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及周边200米范围进行了整治提升,实施了北大红楼及周边的建筑风貌和景观提升、文物墙修复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展五四大街及32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作,综合改善革命文物周边环境品质。积极协调国家文物局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红色文化点位整治提升,实现共建共赢。

从静态到动态 红色基因激扬爱国情怀

百余年前,红色序章在这里揭开;百余年后,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东城区坚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和英雄的故事,创设“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成立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盟,发挥55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连续10年组织开展主题参观寻访活动。

“流动的红色课堂”巡展首站走进北大。

推动“流动的红色课堂”专题展览巡展活动走进北京大学、中国联通等高校、企业、机关、军营、社区等,打造群众身边“行走的思政课”。

发布《薪火传承——东城区党史游学地图》,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点位串珠成链,推出“觉醒年代”“光辉足迹”“历史记忆”“文人志士”“日新月异”五条游学线路,让群众在游学中感悟东城浓厚的红色基因。将红色文化点位融入学校实践课程,形成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学生第二思政课堂、教师教学研究基地以及家庭亲子活动场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从无形到有形 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丰富的红色资源是东城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于星罗棋布的有形资源众多,更在于其承载的光辉记忆、家国情怀和永不泯灭的理想信仰带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东城区在北大二院旧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推出“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专题展”,突出实景还原、首发效应和互动体验,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网红”打卡地。联合北大红楼、中法大学旧址等9处革命活动旧址开展“云游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专题活动”,与上海黄浦、山东青岛、陕西延安的革命旧址发起隔空对话直播活动,实现两地革命旧址资源共享、双向联动,吸引500余万人在线观看。

依托区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联动各方推出电影《革命者》、电视剧《胡同》、专题纪录片《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的十年》、原创话剧《黎明》、《中国共产党东城区历史》丛书等,在润物无声中进行启迪熏陶。

下一步,东城区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发挥好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构建“红色文化+创意”“红色文化+科技”“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治理”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弘扬传承高地,让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展现新的时代风采。


文字:区委宣传部图片:区委宣传部 林萱 张传东 张维民 闫文 顾彩华 苏国治 北大团委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