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文化东城”这一年
2023-12-30 17:5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一年来,东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让核心价值观凝心铸魂,让文化融入城市肌理,让现代治理引领未来,让产业动能更加充沛,让文化魅力竞相绽放,以“崇文争先”的高度自觉,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持续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形成生动实践。

2023北京文化论坛盛大举办,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让我们人心振奋、备受鼓舞,定格“文化东城”的高光时刻。在东城,文化不仅是壮美中轴、国风静巷,也是融入城市肌理的市井乡情和人间烟火,更是赓续古都文脉,赋彩百姓生活,激活发展动力的不竭源泉。

文化与时代共进

奏响首善之区的时代强音

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主心骨和定盘星,做大做强理论舆论、厚植厚培文化文明,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创设“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流动的红色课堂”专题展览巡展活动走进高校、企业、军营、社区,打造群众身边“行走的思政课”。

“流动的红色课堂”巡展首站走进北大。

联动陕西延安革命旧址发起隔空对话直播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云端亮宝”活动让更多私家珍藏走向全民共享。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奋斗精神”——北京东城、陕西延安革命旧址隔空对话直播活动。

推出文化探访微纪实专题片《老单走东城》《登场吧!中轴线》、话剧《钟鼓楼》、电视剧《情满九道弯》等高品质文艺佳作,重大主题创作成效显著。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出台文明创建促进年行动方案,推动“文明实践进万家”系列活动,开设文明实践“直播间”,全年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6万余场。

文明实践“直播间”。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文化与城市共生

打造融通古今的文化名片

全力冲刺中轴线申遗工作,完成国家话剧院高层住宅楼、五八二电台家属区等腾退任务,实施永定门城楼保护与展示,推出“邦国永定——永定门历史文化展”展览。

全力配合做好国际专家考察接待工作,受到市级部门高度认可。选取东四三条至八条、国子监-雍和宫、北锣鼓巷、张自忠路北等4片历史文化街区为试点,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修编)工作。

宏恩观修缮完成,将文物保护利用有机融入城市生活,焕发文物艺术新生。

持续擦亮“会馆有戏”品牌,全年演出近200场,参与市民2.4万余人,推出原创沉浸式演出《茶馆》《城南旧事之评书传奇》。

沉浸式演出《茶馆》。

《城南旧事之评书传奇》。

发布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韶州会馆“样板间”全新亮相,与广东省等四省五市签订6处会馆合作意向,共建中华文化“百花园”。

东城区发布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

韶州会馆。

举办唱响中轴、古建音乐季、故宫艺术公开课等“中轴线上”系列活动,线上线下参与达2500万人次。实施东城非遗“焕新计划”,打造首批32个“非遗焕新”优秀项目和文化产品,东城区成为文旅部非遗数据体系建设全市唯一试点地区。

2023东城区“唱响中轴”群众合唱活动。

2023北京古建音乐季。

文化与生活共享

绘就公共服务的“首善画卷”

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发展成果,持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作为全市唯一地区入选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全国试点,朝阳门27院儿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美后肆时入选全国公共文化空间品牌案例。

27院儿主办的复古主题日活动。

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

加快“书香之城”建设,创新开展“阅迎新”实体书店系列活动,推出“我要开书店”系列创新政策,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共建“文化东城”云听专区,“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十年回归再次亮相。

“阅迎新”实体书店系列活动。

“我与地坛”北京书市。

率先在北京市授牌大麦新空间、颜料会馆、南阳共享际等5家首批演艺新空间。中国儿童戏剧节、北京青年戏剧节、全国话剧展演季精彩不断,全国话剧高峰对话大咖云集,“大戏东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

大戏东望·2023全国话剧展演季。

持续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文化活动,全年开展500余场传统节日活动,线上线下参与700万人次。

文化与产业共融

融合创新中激活发展动力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业地均产值持续保持全市第一,中国出版集团、保利文化等5家企业荣获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提名,入选企业数量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全市首个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在全市首创优质文化企业融资“白名单”模式,探索突破文化企业融资瓶颈,为优质文化企业增信助贷。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办2023中国文化金融峰会,连续七年打造国内最高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金融合作盛会。

2023中国文化金融峰会。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出版社“当代科技前沿专著”等6个驻区企业重点工作获评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中国科传等9家驻区文化企业被评为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加快腾退低效产业空间改造升级,金隅金台·共享际、龙顺成文创园建成开园,中轴线南北两端再添文化新地标。禄米仓、大磨坊等文化产业园区入选首批北京“新视听空间”。1至10月份,东城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526家,累计实现收入1041.2亿元,同比增长13.3%,规模和增速保持在全市第三。

金隅金台·共享际。

《我和我的文创园——龙顺成文创园》。

成功举办2023年“故宫以东”共创大会,打造“故宫以东 融·艺术季”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

2023年“故宫以东”共创大会。

“故宫以东 融·艺术季”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

隆福寺项目二期整体竣工亮相,隆福寺文化休闲街区、王府井商业街区入选第二批北京市旅游休闲街区。

隆福寺need flea市集。

王府井步行街北京市百货大楼“穿越古今”裸眼3D视频。

文化与传播共促

塑造“崇文礼敬”的城市形象

发挥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平台作用,开展“世界遗产与北京中轴线”等20余场系列讲座,持续深化东城“文化会客厅”IP。

“世界遗产与北京中轴线”主题讲座。

启动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计划,成立老城历史文化研究高端智库,发起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研究联盟,推动国内历史文化名城间文化工作交流、体系衔接、资源对接。

中国纪录片大会、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第九届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等活动接续举办,持续绽放文化东城魅力。

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启动仪式。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青春之夜”荣誉盛典。

举办首届东城文化月,聚焦“代代相传、新新不已、美美与共”三大板块,开展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等69项活动,扮靓“京”秋,让城市形象愈加鲜明。

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

用好东城文化艺术基金,积极原创话剧《东望京城花满烟》、舞台剧《寻味》等26个剧目(项目),着力打造彰显时代特征、北京特色、东城特质的文艺精品。

舞台剧《寻味》。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承载新的梦想。展望2024年,东城区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凝聚起守正创新、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全速推进“崇文争先”,全力做实“六字文章”,努力建设国家中枢、千年古都、文化名城、人间画卷和宜居福地,更加奋发有为地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东城新篇章。

文字:区委宣传部

图片:林萱 张传东 张维民 王耀晨 区委宣传部 区文旅局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