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格把关完成停车场备案和年审,到完善基础设施、保障设备运行,顺义区持续提高停车管理服务水平,让市民停车更加便捷、舒心。
钱粮市集停车场。
“这个停车场的部分标线不太清晰,需要再重新施划一下。”区城市管理委城市道路管理科工作人员在年审备案停车场时对运营方提出整改意见。经过百余次现场勘查,区城市管理委全年完成102家次的经营性停车场备案。除开展年审工作,2023年顺义区共完成14处新增经营性停车场备案工作,新增备案车位3246个,包括钱粮市集停车场、荣祥广场停车场等,有效缓解了商圈周边停车位紧张问题。
目前全区范围内共有经营性备案停车场89家,停车位25737个,完成备案的经营性停车场均已录入北京市停车资源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区城市管理委通过平台每日对各停车场数据、服务管理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通报发现的问题,督促运营单位按照要求整改,对多次整改不到位的停车场予以取消备案等处理。
地铁15号线俸伯站P+R停车场。
记者在地铁15号线俸伯站的P+R停车场看到,这里标线清晰,围栏和围墙已被重新粉刷。“区城市管理委组织运营方将顺义区的3个P+R停车场出入口加装了收音探头,在停车场加装配电箱、地线及标识,岗亭线路全部换新,消防设施全部更新,强化秩序管理,进一步保障市民停车和车辆安全。”区城市管理委城市道路管理科工作人员曹海岐介绍。区城市管理委加强对23条道路2617个路侧停车位、3个P+R停车场及城区停车引导系统的日常管理,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停车场所。
锦利年华公寓停车场标线清晰。
区城市管理委每月对路侧停车引导员及P+R停车场现场管理员开展4次相关培训,提升其的引导能力、服务水平;线上、线下多渠道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增强市民规范停车及缴费意识;每日巡查设备设施,及时更换、增设标牌,复划停车位标线,不断改善市民静态交通体验。
锦荟港停车场停车引导屏。
“停车场还有将近500个空车位,不用担心没地儿停车。”市民在远处看到锦荟港停车场入口处的停车引导屏,决定将车停在锦荟港的地下停车场。区城市管理委结合停车场新增情况与市民需求,对停车引导屏的设置点位进行动态调整。2023年,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搬至新院区后,及时将停车引导屏的指引信息由医院停车场调整为锦荟港停车场,实时显示车位空余数量,为市民停车提供指引。“区城市管理委对19个停车场的54个引导屏采集器进行更换,对全区二、三级引导屏进行日常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曹海岐说。
“区城市管理委将持续挖掘、整合停车资源,结合备案及年审工作,宣传北京市智慧停车领域地方标准《智慧停车系统技术要求》,指导各经营性停车场引入智能化设备设施,提高智慧化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停车体验。”曹海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