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乙流”,最近这些名词多次被大家刷屏,切实让大家体验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热闹”。甲流刚松口气,乙流紧跟着又来了,一个季节两种流感交叉流行,让大家有点应接不暇。
在医院就诊期间,通常大家会有诸多疑问,例如,“我打了流感疫苗还会得流感吗?”,或者“我得过甲流是不是就不会得乙流了?”,最近更多的人会问“乙流是什么?”
乙流是什么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流感病毒的命名原则,按照病毒核心蛋白类型分为A、B、C、D型,对应的,我国则以甲、乙、丙、丁命名,称为甲流、乙流、丙流及丁流。在人群中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乙流潜伏期多为1-4天,多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全人群易感,程小规模或散发为主。乙流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年轻、轻症、无基础病患者,自行服用退热药对症治疗就可以。对于年龄5岁以下的幼儿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心肺基础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糖尿病、肥胖及孕妇等,是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高度重视,尽早进行就医治疗。
乙流的症状常以发烧、咳嗽、咽痛、头疼、肌肉酸痛、乏力为主,起病急变化快,在几个小时至24小时内体温可迅速升高,达39℃以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较甲流明显。
得过甲流还会得乙流吗 可能有人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已经得过甲流,最近再次发烧后会问:“我得过甲流是不是就不会得乙流了?”虽然二者都属流感,但是由于分型的不同,它们不具备交叉免疫机制。也即意味着,感染过甲流也可能会得乙流,而感染过乙流也可能会得甲流。
还有人会问“我打了流感疫苗是不是就不会得流感了?”由于甲流变异性高,所以还是有感染其他甲流亚型的可能。相对的,乙流病毒没有太多变异,而且感染后保护期相对更长,下一次流感来的时候,已经感染过的人就没那么易感。相对于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来说,接种过的人群相较患甲乙流的几率比较小。
如何预防 接种疫苗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后尽量避免触摸眼睛或口鼻注意通风做好物理防护
得了流感后应避免劳累,好好休息,好的睡眠和足够的休息能提升人体康复能力。生病了应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休息,让身体尽快恢复起来。如果大家对流感的治疗感兴趣,咱们下回再细说流感的药物治疗方面。参考文献:
1.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17):1281-1288
2.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共识专家组,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40(11):641-655
3.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4.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