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服务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通学出行,切实减轻家长接送负担,在2023年9月推出通学公交试点基础上,2月26日起,本市进一步扩大通学公交试点范围,由原来的西城、朝阳、海淀、丰台4区扩展到城六区和通州、大兴共8个区,计划新开线路206条,服务学校85所、学生7242人,通学公交线路总条数累计达251条,每日服务学生超1万人。
2月26日早上7点,在东城区安化楼公交站前,培新小学高年级部的老师正组织着家长和学生们一起乘车,从今日开始,培新小学高年级部的近200名学生就将乘坐通学公交53路上下学。
这辆通学公交是第二代的升级版车型,与此前应用的通学公交相比,上车时不用再迈几节台阶,采用低踏板的形式,可以一步上车,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便利行动不便的学生乘坐通学公交。车厢内的服务设施也都进行沿用,视频监控、安全逃生门、灭火器、医药箱一应俱全,每个座位上也都配备有安全带。
从安化楼到天坛体育馆这条同学公交线路,培新小学天坛校区共有近200名学生报名,一共设置了5辆车,分为7:30、7:35、7:40三个时间节点陆续发车。学校前期摸排调研了学生家长的通学需求,经过与公交公司等相关单位反复研讨后,确定了周密、规范的乘车流程及细则,确保孩子的乘车安全,让家长安心放心。
7点30分,1号通学公交车正式发车,正式发车前,公交乘务员引导学生规范系好安全带。当天,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等同车体验了通学公交车,李奕亲切地跟孩子们交流询问乘车的感受。
7点51分,经过21分钟的车程,1号通学公交车顺利抵达培新小学天坛校区校门前的公交站点。孩子们下车之后,有教师专门负责引导学生通过校门前设置的“通学路”排队有序进入校园。在通学公交车新学期运行的第一个月,每辆通学公交车上,除了公交公司配备的专职乘务员以外,培新小学还为每辆车安排了一位志愿者教师。
后续学校还将围绕通学公交车开展相关的育人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乘坐通学公交车学习乘车规则及礼仪,学会独立自主、学会同伴互助。
本市自2023年9月推出通学公交试点以来,按照“安全、便捷、成本、经济、环保”原则,结合学生、家长意见反馈,不断优化、细化服务措施,通过优化合并部分线路中途停靠站点、调整发车时间、精准对接学生不同放学时段等措施,有效缩短了线路平均运行时间。完善社区端、车厢端、学校端“手递手”接送服务,形成安全闭环。优化学生、家长手机端操作流程,提高了乘车效率。
通学公交作为定制化公交服务,既减轻了家长接送负担,增强了学生上学路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又缓解了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实现了安全通学、便利通学、环保通学。试点阶段,通学车平均上座率达75%,实现了线路运行准点率100%,运行“零事故”、车辆“零故障”,赢得了家长、老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调查显示,与试点前相比,试点学校接送学生的小汽车下降了12%,交通指数均值4.91,处于“轻度拥堵”级别,高峰时段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有所缓解。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在继续做好通学服务的基础上,统筹通学车复合利用,推动在非通学服务时段,将车辆投入常规公交线路和通游线路运营,开展景区、火车站旅客疏散和社区微循环接驳服务,用于学生研学、春游等集体出行服务等,提高车辆、人员的使用效率,确保通学公交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