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逶迤街巷
遇见可爱玩偶
在阵阵风铃声的陪伴下
游逛在德必天坛WE"
园区里一家家咖啡馆、珠宝店
茶室、手作店……
总会有某件物品、某个味道
能给你带来惊喜
法华寺街91号的前身为北京有轨电车修造厂。1921年,北京第一辆有轨电车在此出产。
百年时空穿梭,2016年,德必集团联合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师博埃里先生,共同将这里打造成“北京首个共创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德必天坛WE”。
园区改造在确保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对历史建筑的结构予以完全保留。把“有故事”的建筑和现代玻璃等新装饰工艺相结合,让整个园区既风尚又复古。
改造后的园区内,独栋庭院办公、北京街网红商业街、文化剧场、艺术广场等汇集一处,成为文化创意企业办公、交流、消费的理想场所。
一条有“咖啡味”的街巷
周末不想在睡梦中度过,“00后”胡佳琪常带着朋友来到北京街。推开CABO COFFEE的大门,选了个窗边的座位,佳琪开始为朋友解释为什么来这里,“冷泡马黛茶算是小众饮品,可以提神醒脑。”佳琪是CABO COFFEE的常客,早已深谙其道,“满满一杯的马黛茶叶子,泡好后是用吸管吸着喝的。我第一次来时,店员叮嘱‘真的很苦’,我就当是文化体验了。如果接受不了太苦的味道,茶叶少放一些,味道会更清新。”
从CABO COFFEE出来,佳琪进了老王的珠宝店。“虽然有好多店都有直播间,也有网购,但还是现场挑选试戴,才是最有效、最靠谱的途径。这里好珍珠应有尽有,平价的也不少,可选择的空间很大。” 在店员小姐姐的帮忙下,佳琪入手了一副珍珠耳钉。
在德必天坛WE"里,随处可见的创新玻璃盒子空间,不仅成为园区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标签,还把咖啡吧、书房、花园和热爱生活的人们都“装”了进来。开放式社群中心Wehome更是涵盖自由餐厅、剧场、游艺区等多功能,让大家在工作之余找到更多生活乐趣。
“北京街的咖啡店真是一个接一个地开,而且开了就是网红店。”在园区内一公司工作了几年的沈星回忆,但每到冬天,她还是最喜欢去“一介野生Coffee×TINO”来杯巴西深烘,因为那里的玻璃屋顶最适合晒太阳。
CABO COFFEE、LaVa·咖啡、O.M.G.Coffee……北京街缘何能吸引这么多家咖啡店进驻?德必天坛WE"负责人介绍,北京街曾由商务部命名,是与王府井商街齐名的一条具有历史和传承味道的商业街。街道独特的地理环境,入口处的牌楼和中心腹地的小广场,成就了这里聚客的天然优势,尤其适合闲适地发呆,这也塑造了整条商业街的人文气质,其闹中取静、优雅舒适,更与咖啡是“天生的绝配”。
同时,街中的店铺四成创始人都有海外留学背景,店铺以手工作坊和创意原创店为主,每位店主都是一个“行走的IP”,有着“有趣的灵魂和故事”,还愿与游客分享,这样内生与外延相互作用,最终成就了北京街独特的调性。
一个“有戏”的共享空间
一个工作日的晚7时许,杨爽和同事从天坛东门地铁站出来,就直奔德必天坛WE"。“先到‘瓷器儿私家鱿鱼饭’吃个招牌盖浇饭,再去光芒沉浸剧场看《雾锁弥烟》,时间刚刚好。”杨爽说,演出期间,演员会邀请观众上台互动。演员谢幕时,还会专门留时间与观众拍照留念。
演出结束,杨爽和同事来到旁边的犟进酒卤牛精酿小馆,在啤酒与烤串的加持下畅聊。来自福建的同事小许说:“没想到现在北京的文化消费场景如此丰富,体验感很棒。”
德必天坛WE"相关负责人表示,德必天坛WE"打破了传统办公载体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成不变、枯燥乏味的办公场景,将国际化的共创、休闲、时尚、文化、艺术等融为一体。北京街街区内,还会定期举办潮流社群活动、艺术展览、生活节等活动。目前,入驻商户包括国潮特色餐厅、网红艺术咖啡厅、汉服文化体验店、时尚买手店、设计工作室等,共计30余家。
未来,德必天坛WE"将充分发挥特色文创园区的优势,以艺术展览,文化活动为抓手,以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国际文化创意交流为载体,将党群建设、爱国主义教育、人文关怀及社会公益活动等,融入到园区日常运营中,打造景区、社区、园区、学区、商区五区融合的氛围,让园区成为可以实现更广阔社会价值的舞台。
文字:李冬梅
图片:李冬梅 林萱 张传东 龚成 辛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