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走过香山里的二十四节气|春分
2024-03-20 14:5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今日春分,

“分”的意思是:

昼夜平分,寒暑平衡。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古代,这一天到来之后,农民,都要忙碌起来,来到田地里耕种;商人,都要背着自己的行李和货物,告别家人外出经商;就连皇帝在这一天都要下地进行耕种,祈祷丰收。这个季节中的一切都显得春意盎然,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人也随着气温的回升和万物的苏醒而更加富有朝气。今天,我们在春分这个节气来香山探访的就是提醒我们要适时而动的“知时亭”。

知时亭

知时亭原亭建于清代,多幅描绘静宜园的画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知时亭的结构,为三层六角亭。

《张若澄静宜园二十八景图卷》

《董邦达静宜园二十八景图轴》

在亭的最顶层设有自鸣钟,宝顶上安置有铜制鎏金凤旗一面。

知时亭是乾隆皇帝为表达对太后孝顺之意而修建,其名包含有“见时知几、适时而动、顺天应时、珍惜光阴”的寓意,亭内原收藏西方各国进贡钟表。修复后的知时亭按原样设置钟表,供人们“知时”,珍惜时光。

大家看到钟表出现在传统建筑上,是不是有点疑惑?其实西洋自鸣钟从明代就已随欧洲教士传入中国,在清乾隆时期流行度达到鼎盛。那时不仅是直接从各国进口钟表,更在宫中设置“做钟处”,统辖一切与宫内钟表相关的事宜,并将自鸣钟制造技术加以自主化、本土化。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将大型钟表与苑囿建筑相结合的尝试,如西苑翔鸾阁,清漪园文昌阁,以及圆明园慈云普护钟楼与静宜园知时亭等。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座建筑均未能完整保存,现只有知时亭经过复建后,重现了皇家宫苑中这文化融合的独特风景。

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小的知识点,大家看到表盘的时候会看到代表4的罗马数字使用的不是“IV”而是使用了“IIII”。是不是我们在复建的时候弄错了呢?其实不然,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现存的老钟表,会发现无论进口货还是本土产物,其表盘上使用的都是“IIII”。实际上在欧洲,表盘上“IIII”这一写法也十分常见,直至17世纪才被”IV“逐渐取代。

春分款节气明信片

在今天香山公园继续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明信片之春分款,明信⽚灵感源于《说⽂解字》中说⻰:“春分⽽登天”,便以纸制⻰形⻛筝为原型,明信⽚中朝阳平分⽩天的暖意与夜晚的寒冷,远处⻰形⻛筝的倒影在湖⾯上受到⻥群的追逐。春字笔画蛋藏⽇中,突出春分竖蛋的意象。

春分来了,春日过半。

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不妨来到知时亭,欣赏一下皇家宫苑中这文化融合的独特风景。顺便以“知时”二字,勉励自己。或来到春分节气明信片中出现的眼镜湖,坐在岸旁的长椅上体会春日的美好时光。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节气愿您以春日的耕耘换来秋日的硕果。


作者:

北京香山公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