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正是外出踏春好时节。有些人却突然发现自己对春天产生了过敏反应,出现诸如打喷嚏、流鼻涕、眼痒、流泪以及皮肤风团疹、红疹伴瘙痒等症状。踏青的喜悦被“两眼泪汪汪”、“鼻涕眼泪齐流”代替,春暖花开反而成了痛苦的开始。医生通常诊断这是对春季花粉过敏的表现。很多患者不禁纳闷:在这个地区生活几十年了,为什么我突然成了“过敏星人”?
花粉过敏的发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过敏体质,二是暴露于高浓度的花粉过敏原环境中。
首先,过敏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大约20%-40%的人具有过敏体质,这种体质可能受遗传、年龄、营养状况、抗生素使用、家庭环境以及分娩等多种因素影响。随着体质的变化,过敏症状的轻重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尽管同样处于春季高浓度的花粉环境中,非过敏体质的人可能并不会出现过敏症状。
其次,暴露于过敏原是引发过敏的必要条件。只有长时间、大量、反复接触过敏原后,才可能引发过敏症状。当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到花粉过敏原时,他们会首先进入一种“致敏”状态,此时并不会出现临床症状。当过敏原的暴露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进入“过敏”状态,出现如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哮喘等临床症状。一旦过敏症状出现,再次暴露于相同的过敏原时,通常会导致症状再次发作,从而使过敏成为一种慢性疾病。
突然过敏这件事儿,实际上并不突然。在患者出现鼻眼症状到医院就诊前,身体就已经处于致敏状态了。时机成熟时,致敏状态变为过敏状态,患者便会出现症状。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花粉过敏原的浓度、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以及个体的免疫状态等。
再次,花粉过敏原浓度暴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不同地区的植被差异,每个地区飘散的主要花粉种类也不尽相同。因此,过敏体质的人如果离开了过敏原高发地区,比如在圆柏过敏的病人在春季3-4月份前往海南,由于当地并无高浓度圆柏花粉,其过敏症状可能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因此,花粉过敏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策略,就是远离过敏原。前往没有致敏花粉飘散的地区后,临床症状便会明显减轻。因此,在内蒙古草原地区,秋季蒿属花粉飘散的季节,大量患者像候鸟一样迁徙到南方,症状便会减轻甚至消失。然而,一旦秋季回到草原地区,过敏症状便会如影随形般出现。
综上所述,过敏是一种复杂疾病,其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非过敏体质的人,或者不生活在高浓度的花粉过敏原的环境下,通常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即便过敏体质的人生活在高浓度的花粉过敏原环境中,一般也不会立刻发病。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会导致患者从“致敏”到“过敏”的时长不同,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通常需要经过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达到致敏状态。
为减轻过敏的发生,建议首先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对哪些物质过敏,并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并延缓过敏性疾病的进程。
来源:变态反应科
作者:王晓艳,艾丽娅,王文萍
图片:北京世纪坛医院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