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北京动物园有这样一个“库”?
2022-01-13 10:2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北京动物园有这样一个“库”,是什么呢?——野生动物生物样本资源库。听名字就知道是专门收集野生动物的生物样本的啦!据了解,这种专业收集野生动物样品的资源库并不多见,那为什么要建立呢?都保存些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和通途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北京动物园重点实验室的野生动物生物样本资源库,自2019年开始建立至今保存有血液、组织、精液、拭子、粪便、羽毛等样本种类,涉及大熊猫、金丝猴、黑猩猩、北极熊等哺乳动物,朱鹮、白鹤、蓝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内的多种圈养野生动物,也有来自野外以及保护区动物的珍稀样本。

野生动物生物样本资源库包含实体库和信息库两部分,实体库专职生物样本存储库,包含存放的各类样本及采集、处理、存储、分发的过程。信息库是与样本相关的所有临床信息、背景信息、样本动态信息及反馈信息等内容。

生物样品储存库,采用—样品—编码的形式,保证每份在库样品有唯一编码,有唯一固定位置,根据编码在系统中快速了解样品信息,使用者能够快速准确定位到对应样品位置,大大缩短了寻找样品的时间,实现高效快速出入库的管理。

信息库存储关键在于数据整合,包括临床样本信息包括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谱系号等在内的动物背景信息,样本来源信息、样本质控信息等,从采集、处理到出入库和使用或销毁,全程记录样本的生命周期。

如果是在野外收集的样本,但是又不确定来源,那该怎么办?别担心!重点实验室还有物种识别信息库,可以对野生动物样本进行识别。可以说物种识别信息库为野生动物样品资源库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参考对照。

物种信息识别库中有很多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相对于传统鉴定工作的低效率、不准确,重点实验则是通过物种的基因型检测和分析对物种进行鉴定和种质资源分析。利用基于多重PCR和液相探针的靶向测序基因型分型技术(GBTS)设计的捕获引物和探针,可以对物种个体基因组上SNP位点进行捕获测序,从而获得该物种被测个体的基因型信息,进而获得物种群体内部的种质资源情况,从而进行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

截至目前,重点实验实验室以GBTS技术为依托,设计捕获液相探针7421根,研发哺乳动物和鸟类COI基因捕获试剂盒,构建数据库,获取数据787条,共计396个哺乳动物及鸟类物种的遗传信息用以进行物种鉴定。目前应用此技术已经为豹猫、黄颊长臂猿、白颊长臂猿等物种进行了鉴定与技术应用,为生产一线提供给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野生动物样本资源库的建立有益于开展物种保护、疾病诊疗、疫病防控、种质资源保存等研究,更好地收集野生动物生物样本,致力于解决,样本稀缺性与利用率低导致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的周期长、费用高,难以满足复杂的疾病防治要求。

北京动物园也将不断完善野生动物样本资源库,将样本资源库建设成高质量、标准化的生物样本库,为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水平,加强行业间各单位间的科研合作,推动科研生产一体化使生物样品发挥作用。

资料提供 | 重点实验室 王伟、由玉岩/文 胡昕/图


作者:

北京动物园官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