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中心科普展教具推陈出新
2022-01-21 20:5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丰富科普课程资源,一直是麋鹿中心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麋鹿中心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发系列自然教育科普课程的计划,要求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领域打造系列化、常态化、体系化、标准化的自然教育科普课程。

自2019年起,以科普大篷车形式在京津冀地区推出科普巡展、巡讲已成为麋鹿中心重要科普活动内容。近年来,考虑到大篷车的特色,麋鹿中心面向科普资源稀缺地区人群,开发了系列自然教育课程。为了增强课程的体验感,激发受众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弥补无法实地体验湿地麋鹿生活的不足,使用实物教具和仿真模型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针对这一问题,麋鹿中心科普工作者们自主研发的鹿角发卡材料包、麋鹿及牙獐纸头套等教具,不仅顺利获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而且在课程推广中广受好评,为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1年,为了填补仿真模型类教具的空白,麋鹿中心完成了《鹿王争霸》科普展箱的设计制作。该作品采用了先进的三维立体扫描、三维立体打印以及DIY手工景观制作沙盘复原生态环境的技术,把麋鹿最精彩、最震撼的生物特征——角斗,形象真实地展示在公众眼前。于2021年12月荣获第三届北京市科学传播大赛北京科学传播技能大赛展览展品(展品)三等奖。

2022年是冬奥年,麋鹿中心的生态鹿系列课程教具麋鹿、牙獐写真模型以及仿真麋鹿铜雕模型的设计制作也早已顺利完成。

为了助推“喜迎2022北京冬奥会”的热潮,麋鹿中心科普工作者在该系列作品设计上也动了一番脑筋。其创新之处在于:写真麋鹿头顶的鹿角是磁吸式可拆装的,大大增加了互动性。铜雕模型的造型设计则刻意呈现出了麋鹿在脱角之后回望的瞬间,故事感十分浓郁。这些作品,不仅在向公众普及生命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实物展示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调动公众的好奇心,提升公众进行探究体验的积极性。其内含的趣味性、互动性和科学性价值还可以为在校教师等开展科学传播与科普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开年之际,作为一线科普工作者,我们期待为更多的公众奉上优质的自然教育课程,并在教具研发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无论是在场馆内的研学课程还是场馆外的科普课程,都能讲好麋鹿故事,弘扬麋鹿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为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春将至,生活在鹿苑中的大部分雄性麋鹿头上已经长出了毛茸茸的新角。愿新的一年,我们和麋鹿能共享美好的生态环境,一起向未来哦~


作者: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