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会泉
记不清是哪朝哪代了,老峪沟山那边住着一户姓秦的穷苦人家。这家娘儿俩,儿子二十出头,名叫秦晓明,靠放牛打柴为生。
晓明这孩子不但是个打柴能手,还弹得一手好琴。他五六岁上就极聪明,后来又勤学苦练。有一天,他赶着一头黄牛去山上打柴,他弹了一曲高山流水,不知怎么招来了山中的百鸟,百鸟一同婉转歌唱,使他的曲子更加动听了。且说一天,晓明放牛来到一处柴草繁茂的山坡上,他打好了柴,就坐在那尊巨大的探进园子的牛头石上抚琴,那琴声一会儿像春风飘过溪流,一会儿似彩蝶穿梭花径。谁知,一曲终了,又惊动了一位小姐。
这山下有家员外姓黄,他有个独生女,年方十八,长得像花一样美丽,人称她黄花女。这天,黄花女正在绣楼独坐,忽听一缕琴声不绝于耳,不禁拨动了少女的一颗春心。她自幼也喜弹琴,终因没人指点,不得要领,所以进步不大,和秦晓明的琴声一比,真乃天壤之别。黄花女此时灵机一动,立刻把丫鬟唤到身边,说:“你去看一看是何人在山上弹琴?”丫鬟不多时回来报与小姐:“是一放牛砍柴的英俊少年。”
黄花女便吩咐:“禀报老爷一声,唤弹琴少年来楼上一叙。”丫鬟报知黄员外,黄员外立时怒上眉梢:“一个砍柴的穷小子,也配给我家小姐弹琴说曲?真真乱了家法门第!”黄员外没能允许。黄花女想了个主意,附耳跟丫鬟说了,丫鬟点头称是。
原来这黄员外家后院是个花园,花园靠山的一边有座假山,假山上有座亭子,名叫怡然亭。只要坐在这亭子里,便与花园外面的牛头石近在咫尺,秦晓明只要坐在牛头石上,就可教黄花女习琴。
丫鬟扮作一书生模样,与秦晓明说了黄花女学琴一事,开始秦晓明不肯,觉得自己是个穷苦人家孩子,哪有资格教员外家千金习琴之理。多亏丫鬟千般花言万般巧语死说活说,秦晓明看小姐习琴情真意切,才算动了心,相约在第二天旭日临窗的时候教习弹琴。
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秦晓明把牛儿放在一处有草的地方,他就爬上了这块牛头石。此时,他果真见那怡然亭上丫鬟扶着一位小姐已在那里静候。晓明一愣,他从来没见过这样清秀的女子。也许是前世有缘,两人相见,都觉得如久别重逢一般。两人互相点了一下头,晓明抚了一段曲子,黄花女按照晓明的姿势学了一遍。就这样,你一遍我一遍,你一曲我一曲,快到晌午了,秦哓明要去打柴,他跟黄花女说:“明天再练吧,家里有老母在堂,还得打柴换米度日。”
黄花女似乎没有听见。她在想:世界上那多才多艺之人,全被那“富贵”“门第”等字眼拒之门外,派不上用场,也可怜多少黄花女子,虚度芳龄而寻不到知音。这真是,琴声流露知心曲,善良缔结陌路缘。黄花女沉浸在一片温馨之中。
秦晓明看黄花女若有所思,没有听清他说的是什么,于是就又说了一遍。黄花女依然恋恋不舍又让秦晓明弹了一支曲子,他把自己人贫志坚与人为善的美好心性都融汇在这支曲子里面,给人以刚柔并济娓娓动听之感。说来也巧,不知是感动了上天,还是惊动了生灵,只见天空飞来一群喜鹊,每个喜鹊嘴里都衔着一根干树枝,还有两个喜鹊衔着两根藤条,转眼之间,两捆干柴捆好了。秦晓明好生奇怪,他顾不得多想,看看天色将晚,便将那柴搭在牛背上,辞别了黄花女,踏着落日的余晖,上路回家了。
此后,天天如此,这琴曲做媒介,慢慢地他们萌发了爱慕之情。不料时间一长,黄花女在怡然亭与秦晓明隔园习琴之事,终于传到黄员外耳朵里,便派两个老婆子看住黄花女,再不允许她去后花园了。
打这儿以后,秦晓明再也没见到黄花女。当他思念黄花女坐立不安的时候,就登上这牛头石,对着空落落的怡然亭抚上一阵琴。弹到兴奋时,仿佛彩蝶纷飞清泉流潺;弹到激烈时,犹如疾风暴雨天低云暗。
不几日,秦晓明患了病,茶不思饭不想,日渐严重。一天,他对妈妈说:“我的病好不了了,您现在趁我活着,把我的心取出来,估计您以后还用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从咱家往东20里有个集市,那里有买活人心的,您快打开我的肚子吧,不然等我死了,心也就没有用了。”妈妈含着眼泪摇着头不肯下手。秦晓明就想了个主意,他对妈妈说:“现在我有点饿,您给我做点饭好吗?”妈妈赶紧起身去做饭。晓明趁妈妈不留意,用剪刀挑开肚子,取下了跳动的心,然后把妈妈唤出来,说:“妈妈,我把心取出来了,您快收起来……”妈妈一见血淋淋的心,一时昏厥在地上。
黄花女自从被父亲看管起来,整日间闷闷不乐。黄员外挑选一富贵人家公子,逼黄花女成亲,黄花女无法违抗父命,便应允了。对于秦晓明剖腹摘心之事,她从不知晓,只是每天心中不住地默念,若能在完婚之前见上秦晓明一面,也算是好过一场。
转眼到了开集之日,秦晓明的妈妈来到集市上,果然有一人过来问价:“老太太,您这活人心打算要多少钱?”老太太估计一下说:“反正得够我这辈子用的,就给500两银子吧!”买心人一惊,说:“原来您孤身一人啊!”老太太说:“是啊,我家什么人都没有了,这是我唯一儿子的活人心。”买主很同情老人,给了500两银子。
且说,买活人心的人是为了做酒。这次他用活人心做的酒芳香无比,名声远扬,买主络绎不绝。事也凑巧,此时正值黄员外逼黄花女完婚之时,于是慕名买了这家的酒。这一天大摆筵宴。众宾客取杯欲饮时,发现酒里有一人夹一琴立在青石之上,旁卧一牛。大家好生纳闷,纷纷议论开来。黄花女似乎觉得有什么不祥之兆,赶紧跑来一看,禁不住泪如雨注,自知秦晓明已不在人世了。当黄花女泪下之时,那人那牛都不见了,酒面上浮现出两行诗:黄花女不见秦晓明不落泪,秦晓明不见黄花女不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