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四时闲居·清供真趣”之岁朝图里的年味儿
2022-02-03 15:2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 中国园林博物馆 “四时闲居 清供真趣”展

二月东风始见梅,山童折得数枝来。

铜瓶棐几修清供,香鼎中间易卷开。

——南宋·舒岳祥《即事》

什么是清供?

“清供”,是指清雅的供品。

清供文化始于秦汉,最初是古人在传统节日或祭祀时摆放的清果、鲜花等供品。唐宋时期,逐渐演变为可供赏玩的各种清雅之物,明清时期进入清供文化的兴盛期。

△ 中国园林博物馆 “四时闲居 清供真趣”展

展览以春·朝、夏·午、秋·夕、冬·暮四部分展开布局。新年伊始,就让我们以春·朝作为开篇,说一说岁朝习俗和清供文化。

春天是四季之初,万物萌生。作为一年之首的正月初一,古时谓之“岁朝”。古代中国以农耕为要,岁朝、立春等都是农业社会极有意义的时节,并产生与此有关的诸多祭祀、祈福、纳祥活动。

岁朝时节,迎春祈福,应时而供,或依天地造化插花进奉,或以寓意丰富的蔬果敬献,或以寓意吉祥的语句、图画开笔,遂有“岁朝清供”和“岁朝图”。置于厅堂,或亲友馈赠,寓意春意盎然,美意延年,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祝福。

△ 中国园林博物馆 “四时闲居 清供真趣”展

岁朝图里过大年?

△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

人物风俗类“岁朝图”的典型代表,是《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图中皇族子弟们有踩岁的、熰岁的、放鞭炮的、持蝴蝶的、持戟磬的,还有手捧苹果的、手端“金欧永固杯”和烛台的,展示出乾隆帝与诸皇子间融融的亲情,尽显岁朝丰富的习俗活动和多彩的吉祥寓意。

△ 踩岁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

踩岁是一种民间习俗,除夕子夜,院内地上铺满了芝麻秸,孩子们将其踩碎,噼叭做响,人们称之为“踩岁”。“碎”“岁”谐音,意为“岁岁平安”;

△ 熰(ōu)岁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

熰(ōu)岁是旧时北京过年时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人们在自家院子把松枝、柏叶和苍术等放在火盆里,堆积起来用小火慢慢烧灼,释放一种特殊香味,有除秽、辟邪、祛病之意;

△ 持蝴蝶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

持蝴蝶,蝴蝶音译“福迭”:寓意福气重重迭迭连绵不尽之意;

△ 持戟磬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

持戟磬,戟磬音译“吉庆”:岁朝表达吉庆有余的愿景;

△ 手捧苹果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

手捧苹果意为平安吉祥;

△ 手端金欧永固杯和烛台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

手端金欧永固杯和烛台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

△ 乾隆皇帝手持如意,右侧有松柏掩映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

△ 中国园林博物馆 “四时闲居 清供真趣”展

乾隆皇帝手持如意,右侧有松柏掩映,象征“百事常如意”。

一幅《乾隆帝岁朝行乐图》竟有这么多岁朝习俗和美好祝愿在里面,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古人的智慧。

清供寄托着人们的真挚情思,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人最早的岁朝图是为了庆贺年俗吗?岁朝图里的花卉器物都有哪些寓意?下次,我们继续一起聊聊关于岁朝清供图的那些事儿。

△ 中国园林博物馆 “四时闲居 清供真趣”展

观展

观展,这一系列栏目中,围绕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固展、临展,沿着展览陈列的整体脉络,通过策展人、观展人的独特视角,为大家解读展览的主题,追溯展览的历史渊源,讲述有趣的园博馆展览故事。

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线上观展,精选最新以及历年最精彩的展览,以图文视频科普等多种导赏形式,带大家再次身临其境,回到展厅,探寻园林历史文化脉络。

关注中国园林博物馆,和我们一起度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在当前特殊时期,中国园林博物馆“闭馆不闭展”,通过一系列多彩的线上活动,和大家一起迎接充实、有趣的虎年。


作者:

中国园林博物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