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长安街就是这样吗?
2022-03-24 12:5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长安街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街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街道之一,有中国“神州第一街”之称。同时,长安街也是北京市的一条东西轴线。东起东单,西至西单,天安门坐落于长安街中点的北侧,天安门广场则在其南侧。从东单向东和西单向西延长,这就是长安街延长线,东至通州区,西至石景山区的长安街延长线,也称为十里长街。

1959年3月,北京东长安街在进行改造。

长安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符号意义,长期以来一直是北京乃至中国政治的代名词。长安街修建于明代,是兴建北京紫禁城、皇城和内外城时最主要的道路。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1406—1420年),它与皇城同时建造,是明代兴建北京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距今有600年的历史。长安街,其名取自盛唐时代的大都城——“长安”,含长治久安之意。

1953年,长安街沿线被明确定位为“中央主要领导机关所在地”,这注定长安街要承接各种政治任务。

1949年的开国大典,是长安街未来政治功能的一次预演。当时远不是现在的一览无余,黄琉璃瓦顶配红墙的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分列天安门东西两侧。每天从东单开到西单的“铛铛车”(即有轨电车)行驶在长安街中间或路边,至其时已运行了25年,而东单到建国门只有两条宽5米的小路分上下行相通。“公共汽车在里面满满当当地开着”。开国大典当天,游行队伍特别是坦克车前进时不得不绕过长安左、右两门,但绕过去后距离天安门和毛主席已很近,调整队伍就变得很仓促。好多群众盼着到天安门看看毛主席,但游行队伍有时直到下午还过不了门。拆除长安左、右门,被提上日程。1952年,为疏导交通的需要,长安左、右门被拆除,整整拆了一天一夜。此后,基于同样理由被拆掉的,还有东西长安牌楼、双塔寺等。“石碑胡同那边的长安街才30米宽,游行队伍到了那儿,要把标语和横幅拿过去,快步跑,才能通过”。

1959年3月,北京东长安街在进行改造。

长安街规划建设最早被提上日程,是1949年年底到1950年年初由前苏联专家提出来的。建国后,需要兴建大批中央机关办公楼。前苏联专家建议,可沿街修建新的行政用房。然而,这一方案遭到梁思成、陈占祥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长蛇阵式”的办公楼方案,会带来交通问题,存在弊端。时间紧迫,中央机关迫切需要安定下来办公,而东长安街路南等地原为练兵场或飞机场,是老城区内不可多得的空地。1951年,公安、纺织、燃料、轻工和外贸部办公楼在沿线拔地而起。长安街改造迫在眉睫,这也是建设北京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 | 北京参事室文史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 | 张文良

编辑 | 薄梦嫄

实习生 | 霍鲁香


作者:

北京参事室文史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