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键盘乐器,这些古键盘乐器的发声原理各不相同,有拨弦类的,比如羽管键琴、斯皮纳琴等,也有气鸣的管风琴,击弦的楔槌键琴等。现代钢琴的真正前身出现在1700年,由意大利制琴师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夫里成功制作。尽管击弦机结构不一样,但这种乐器和今天的钢琴采用同一种发声方式——琴槌击打琴弦发声,这类古键盘乐器,统称为早期钢琴。虽然原理相同,但确实是两种乐器,而筹备一场早期钢琴音乐会和筹备现代钢琴音乐会的差别也非常大。
策划一场早期钢琴音乐会最先需要考虑什么?
是音乐会主题与曲目吗?不,是温度与湿度。这是由早期钢琴的特性所决定的。古典主义时期的早期钢琴为木质结构,没有铸铁板的支撑,音板也极薄。与现代钢琴相比,它们的琴槌也十分小,琴槌上没有毛毡,直接采用皮革包裹木制芯。这样的琴槌正好和极细的琴弦相匹配。而这一切都造就了早期钢琴对湿度和温度的高度敏感。极高和极低的湿度,对乐器会有毁灭性的打击,比如,击弦机系统出现故障,制音器功能出问题,音板和琴身变形甚至断裂等。有些问题也许能够修复,但有些伤害对乐器而言是不可逆的。即便不从保护乐器的角度出发,湿度同样极大程度地左右着乐器性能的展现,比如音色、音量。所以,确定演出城市和场地的温湿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当演出时间确定之后,还需要做什么呢?
需要联系运输公司。目前国内确实有很多“古钢琴”,但不是古老的钢琴就是早期钢琴。“古钢琴”的含义太广了,在笔者小时候的印象里,发声原理截然不同的羽管键琴也会被归到古钢琴里,而一台20世纪上半叶的老旧的现代钢琴也算是古钢琴,它们俩可相隔十万八千里呢。古典主义时期的这种全木质的早期钢琴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早期钢琴,国内存量屈指可数,所以笔者需要且只能带着自己的早期钢琴去不同地方演出和讲座。带着自己的钢琴去往不同城市,这大概是一种新的浪漫了。不止是笔者需要这么做,国内的一部分羽管键琴演出也是如此。或者说,不仅是国内,全世界的历史键盘演奏者都这样演出与生活。如果演出场地和整个城市都没有相应乐器,同时又联系不到合适的运输途径,那么,演奏者本人会开着车,拉着并不比现代三角钢琴小很多的历史键盘乐器去演出,这种情况很常见。
临近演出那几天,需要做什么?
需要整音和调律。这两件事也是维护乐器的日常工作。临近演出的时候,更须保证乐器处于稳定状态,以应对演出日的变化。这就要谈到对历史键盘乐器演奏者而言,一门非常重要的功课——学习乐器的维护与调律。作为演奏者,必须要了解自己手中的乐器,说白了就是要了解这个工具才能更好地使用这个工具。前面提过,乐器的构造特殊且敏感,所以一点点湿度变化都会改变击弦机状态与手感。拥有了维修乐器这项技能,如果出现任何突发状况,演奏者都可以及时调整。木头也需要时间去慢慢适应改变,所以如果有可能,乐器能提前一晚放进音乐厅适应磨合是最合适的。如果条件不允许提前进厅,当日就只能做简单调整,或者改变弹奏方式去适应乐器的变化。除了击弦机系统的稳定性是个挑战之外,调律同样也是。打开舞台灯光后温度的变化就足以让乐器音高产生明显改变,所有全木质的早期键盘乐器都有这个特点。而演奏者需要做的,就是在舞台的大灯亮起之前,尽量让乐器维持更久的稳定状态。如果所在城市能幸运地拥有一位早期键盘技师,那可就帮了演奏者大忙,为演奏者省下不少心力。最初笔者特别不适应演出前自己调律,因为以前作为钢琴演奏者时完全不用操心这件事。不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笔者意外发现调律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方式,心态平和而且注意力高度集中,去除演出前一切杂念。这也算是个意外之喜了。
看到这里,也许有听过早期钢琴音乐会的观众朋友会问:为什么准备得这么充分,音乐会现场还是感觉乐器在跑调?
如果有这种感觉,不要怀疑自己的耳朵,这是因为你有非常准的固定音高。古乐的标准和今天常用的标准不一样。通常来说,今天的标准音A定在440到443赫兹之间,现代钢琴使用平均律。但古时候不是。今天的古乐演奏,巴洛克时期一般情况下定在415赫兹(正好低小二度),古典主义时期在430赫兹,而且均不使用平均律,最多只是接近平均律。
终于来到演奏时刻。
弹早期钢琴,或者说古乐演奏,只是换了一种古时的乐器去演奏吗?
不是。首先,换了乐器,无论是古键盘乐器还是古弦乐管乐,都需要改变演奏方法,具体来讲就是用力方式、触键方式、演奏姿势、运弓方式等。从早期钢琴的角度来说,键盘的尺寸、重量、手感,和现代钢琴完全不一样,所以它对于手指的技术要求和现代钢琴不一样:有些在现代钢琴上很难的技术点,早期钢琴上很容易实现;但也有非常多技术点现代钢琴不需要,却正是早期钢琴的关键点。其次,怎么演奏,以什么为依据去演奏,需要研读大量历史文献。用与作曲家同年代的文献为索引,以作曲家同年代的乐器为媒介,分析并演奏作曲家的作品。这其中,需要研习者敢于打破从浪漫主义沿袭下来的审美偏好,敢于重新看待今天的审美习惯,敢于挖掘并展示被现代演奏者遗落在时间历史中的观点。这是学习与研究历史乐器与历史乐器演奏的重要部分与必经之路。
为什么要演奏历史乐器?既然这么麻烦,为什么还要做这样一件事?
因为历史乐器是一把打开历史作品大门的钥匙。当年的作曲家正是触摸着当年的乐器,听着当时的声音,写下了符合乐器特性的作品。所以如果我们阅读历史文献,分析作曲家想要的音乐形象,再在当时的乐器上实践,则更容易理解作曲家的作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找回由于乐器特性改变和审美环境改变而被丢失或者忽略的美。但这种研究并不是站在当今音乐美学的对立面,而是为演奏者与聆听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笔者希望早期钢琴可以走进更多爱乐人的视野里,更多观众愿意走到音乐厅里亲耳聆听早期钢琴。也有更多的钢琴演奏者愿意了解和学习早期钢琴及其他历史键盘乐器。有朝一日,所有人都认识不同的历史键盘乐器,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不同乐器之美。
汪月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