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象莫莉终于回家了。
5月17日凌晨,昆明动物园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亚洲象“莫莉”于2022年5月16日23时53分,安全抵达昆明动物园。此前,曾在河南泌阳一家动物园从事动物表演的“莫莉”被网友质疑遭受虐待,引发舆论关注(详见《虐象疑云:众明星发声“拯救小象莫莉”》,一场“拯救莫莉”的行动在网上展开。17日上午,昆明动物园工作人员告诉新黄河记者,目前“莫莉”已经平安抵达,经初步检查整体健康状况可以,没有营养不良,体表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外伤痕迹,下一步会做更深入的检查。
莫莉跟妈妈团聚了,等条件合适对外展出
在长达近一年的争议之后,小象莫莉最终回家了。5月15日,河南省林业局发布消息称:经科学评估、综合研判,为回应公众关切,并给亚洲象“莫莉”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成长条件,经多方协调,沁阳天鹅湖生态园亚洲象“莫莉”已于5月15日离开沁阳,被送往昆明动物园。一时间,很多网友忍不住喜极而泣,为这一改变欢呼。
17日1:28,昆明动物园微信公众号消息,亚洲象“莫莉”于2022年5月16日23时53分,安全抵达昆明动物园。园方将组织对其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综合评估健康状况,并按照动物检疫相关规定对“莫莉”进行隔离观察。17日上午,新黄河记者致电昆明动物园,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莫莉”昨晚已经平安抵达动物园了,经过初步检查整体健康状况还可以,没有发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外伤痕迹,下一步动物园会对它进行更深入的检查。“莫莉刚到,目前正在隔离检疫,它还要重新适应一下这边的环境,等到条件合适的时候会对外展出。”
公开信息显示,小象莫莉是2016年昆明动物园的亚洲象“莫坡”诞下的一头雌性小象。它一出生就备受关注,昆明动物园面向全市开展征名活动,为小象取名“莫莉”,还因和童话故事中的公主同名,被亲切地称为“小象公主”。2018年4月,为了调整园内亚洲象种群血缘,小象莫莉被运抵河南沁阳天鹅湖公园,与该园从老挝万象动物园引进的公象“九班”进行交换。当时,还不满两岁的莫莉就要被迫与母亲分离,此举是否有利于幼象成长,也在网上引发争议。不少网友一直希望,能将莫莉送回昆明动物园,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它的妈妈莫坡还在动物园,这下母女可以团聚了。”昆明动物园工作人员表示。
全民参与“拯救”,最终推动莫莉回家
从来没有哪一只小象,能够引发这么大的关注。过去一年多来,全网都在寻找“小象莫莉”。就连陈乔恩、舒淇、陈学冬等一众明星也在帮着找,在社交平台为小象莫莉发声,“拯救小象莫莉”“寻找小象莫莉”等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3亿多次的讨论。“莫莉今天获救了吗?”“小象莫莉去哪了?”“谁来救救莫莉?”众多网友表达着对小象莫莉的牵挂。
莫莉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关注?这一切都源于此前的“虐象”质疑。2019年9月,有关注莫莉境况的网友发现,莫莉多次出现在定位为沁阳和生森林动物乐园、周口野生动物世界、焦作市森林动物园的短视频中,表演吹口琴、转呼啦圈、吹气球、倒立、供游客骑乘、给游客戴帽子;有时被一条铁链拴住脚,活动受限;有时在表演中被驯兽师用“象钩”牵引。在一张照片中,小象面前放着的食物是一堆西瓜皮。在爱象人士眼中,这些都是不可容忍的虐象行为。随后,热心的网民发起了“拯救小象莫莉”的行动,网友们一边发帖留言控诉,一边联系动物保护人士,打电话给焦作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进行“举报”,希望相关部门可以“拯救小象莫莉”。
此后,尽管涉事动物园和焦作林业局多次“辟谣”,否认虐象行为,却一直未能打消网友疑虑,“拯救莫莉”行动一直持续至今,网友们一直呼吁能将莫莉送回昆明动物园。4月底,昆明动物园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按照交换协议约定,两只动物的所有权已转移到对方手中,昆明动物园方无权对对方的饲养管理流程进行建议或者要求,也没有权利将小象莫莉接回昆明,所以莫莉想再次交换回来已经基本不可能了。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莫莉最终被安排送回昆明动物园。“我们也是突然接到上级部门通知,可以接莫莉回家了,其他的情况并不清楚。”昆明动物园工作人员告诉新黄河记者。焦作市林业局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莫莉的事情是国家林草局和两省林业局进行协调的,具体情况他们不清楚,后续可能还会有官方通报进行解释。
绿发会再发声:濒危野生物种都不该“被利用”
受到万众瞩目的小象莫莉,终于“回家”了,但它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公众对它的关心和讨论也并未停止。5月17日,一直关注小象莫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绿发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象莫莉回到昆明动物园后,后续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和解决,“绿发会对此事已经发表态度和意见,都在公众号文章中体现出来了。”
新黄河记者发现,5月16日下午,绿发会在发表的《小象莫莉被送回昆明,盼早日回归真正家园》一文中表示,“包括亚洲象在内的濒危野生物种都不应该作为被利用的对象,不管是吃,不管是用药,不管是表演都应该被停止。我们更相信,通过这一次公众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思想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接受学习,并且身体力行,希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之中。”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应当有利于物种保护及其科学研究,不得虐待野生动物。然而,虽然《野生动物保护法》将虐待野生动物列为禁止性行为,但没有写明何种情形属于虐待野生动物,也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也暂无针对动物表演的禁止性条款。对此,社会各界一直在呼吁完善动物保护相关法律。绿发会也在文章中表示,“野生动物虐待频发,野生动物表演项目屡禁不止,这不仅仅是在钻法律漏洞,更是对人民利益的一种挑衅……
疫情暴发至今,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野生动物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以前,法律要求我们必须停止猎杀野生动物,这不仅关系到野生动物的前途命运,更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现在,我们更应该要求停止野生动物虐待,停止野生动物表演,停止野生动物商用,这需要完善法律修订法律,堵住法律漏洞,更需要人们从内心认识到全球生物命运共同体的真正内涵。否则,一个‘莫莉’的问题解决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莫莉’要等待被解救。”
新黄河记者:郭吉刚
校对:杨荷放
编辑:邢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