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婚假是“蓝色”的
2022-05-19 20:0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与时间赛跑

同病毒较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北京法院干警用“志愿蓝”

书写了自己担当与责任

他们有的在志愿服务中度过了一个“蓝色”的婚假

有的不仅是服务中“小蓝”,也成了社区的“法律顾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蓝色”时刻~~~

No.1

她的婚假是“蓝色”的

关于蜜月旅行,门头沟法院干警胡宇航一直憧憬满满,2019年,她梦想着出国游;2020年,她计划着出省游;2021年,她开始规划北京周边游;2022年,真到了要休婚假的时候,她却在婚假期间报名成为了志愿者“小蓝”

门头沟法院干警胡宇航(右)

在志愿服务中,胡宇航的任务是为前来的居民扫身份证登记信息。这个事情看似简单,但需要很多“技巧”:首先,要有个“神器”,看着社区工作人员用烟盒和透明胶带三下五除二的制作了一个放身份证的设备,瞬间让她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其次,要有个能打字的医用手套,太厚的不行,太滑的也不行;再次,身份证与手机要有合适的距离,太近不行,太远也不行。最后,要“耳聪目明”,扫描出来的名字和信息,虽然相似,但仔细看,可能并不是那个字。

一天下来,她满脑子都是“什么冬梅,马什么梅,马冬什么梅....”炎热的天气下,虽然汗水已湿透防护服,但成就感满满,更深感基层防疫工作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艰辛不易。

“虽然我的婚假没有圣托里尼的蓝砖白瓦,没有地中海的蔚蓝海风,但我身着蓝色战袍,头顶蓝天白云,投身战‘疫’一线,也是一场浪漫而有意义的旅程。”胡宇航说道。

No.2

“感谢匿名闪送的小哥哥”

5月17日下午 ,一名来做核酸检测的小朋友送给了北京高院下沉干警刘宇他们所在点位一幅自己亲手画的画。画上炎炎烈日下站着一名手比“剪刀”的“大白”,旁边还有一颗大大的“爱心”,画的下方用稚嫩的笔画写着“抗疫战士 辛苦啦”七个字。虽然小朋友不是专业学画画的,但正是这种稚嫩、简单的画风让刘宇感受到了最淳朴的善良与感动。

不仅是小朋友传递着共同抗“疫”的感动,18日下午2点正值气温最高的时候,社区的保安大哥也交给了刘宇他们点位一袋饮料,并说是一个小伙子买的,没有留下姓名只说自己住在118号楼。从医务人员、志愿者再到社区工作者们,大家已在点位持续做了12天的核酸检测,在这个炎热的天气里收到冷饮,让每个人都干劲十足,虽然东西不贵,但却把“清凉”送进了每一个人心里,同住118楼的刘宇因此也在群里表示了感谢。

No.3

“妈妈,你穿蓝色的衣服,好有爱啊”

清晨,家人们还在熟睡,北京二中院干警牛倩悄悄起床赶到社区核酸检测点,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一起开始准备一天的核酸检测工作。穿上蓝色防护服、戴上蓝色手套和防护帽,她便化身“小蓝”投入战斗。牛倩所居住的社区老人多、孩子也多,面对来做核酸检测的老人、孩子们,她都会放慢语速,耐心指导,轻声提示,尽可能地给他们更多的帮助。有天牛倩刚好录入女儿的身份信息,女儿兴高采烈地对她说:“妈妈,你穿蓝色的衣服,好有爱啊。”回家后年幼的女儿问她是不是只要妈妈做了志愿者,病毒就能很快被战胜了。牛倩告诉孩子“为了能够战胜新冠肺炎病毒,医生、护士、志愿者和所有人都在努力,每天积极配合做核酸的你也在努力,大家一定可以成功的”。

No.4

“流血流汗咱也不能掉队呀!”

“小兄弟,你流鼻血了。“结束完核酸支援,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的东城法院法警吴金明被人提醒。掏出手机,吴金明这才注意到,自己流鼻血了。炎炎烈日下,这名00后小伙子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忙碌了一上午。吴金明负责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和扫描身份信息,面对不间断的人流,一上午,吴金明都没顾上喝水休息,连自己流鼻血都没发现,直到换岗,摘下口罩,大家这才注意到他鼻子下方已半凝固的血。

“为疫情防控尽一份自己的力,流点血怕什么!再说了,流血流汗咱也不能掉队呀!”这个小伙子脸上露出憨厚的笑。

No.5

一间特殊的“母婴室”

昌平法院干警张楠(中)

疫情之下,法院干警有召必应、义不容辞。昌平法院立案庭法官张楠刚休完产假,回归工作岗位不久,便主动下沉,奔赴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因为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社区安排其协助居委会开展大数据排查以及弹窗解除等工作。期间,张楠遇到过情绪激动的大爷,也有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人,还有需要上网课、没时间来居委会解除弹窗的学生。她用周到细致的服务,一一解决居民的疑惑和问题,用耐心温暖的话语,安抚着大家的焦虑情绪、传递着抗疫必胜的信心。

张楠面对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克服特殊时期的生理反应,她利用午饭时间在社区居委会的小厨房吸奶,再让亲人将母乳送回家中,这个小厨房也就成了一间特殊的“母婴室”。同事开玩笑说她是“狠心”的妈妈,她却笑着说道“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耽误”。

No.6

他不仅是志愿者“小蓝”,而且也是社区“法律顾问”

“呦!张法官也在啊?您辛苦啦,正好有个问题想咨询您呢......"这一幕发生在朝阳法院酒仙桥人民法庭法官张燕钧身上。疫情发生后,张燕钧第一时间报名作为志愿者参与枣北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三年前,因致力于解决物业纠纷源头化解,朝阳法院酒仙桥法庭党支部与枣营北里社区物业服务联盟党支部达成共建,打造“物业纠纷源头治理示范小区”,而张燕钧早已成为枣北社区居民熟悉的“老大哥”,这才有开头一幕。对于枣北社区的居民来说,这位两鬓微霜、已有30余年的职业生涯的法官,不仅是社区防疫中的志愿者“小蓝”,而且也是他们信赖的专业“法律顾问”

供稿:门头沟法院 北京高院 北京二中院

东城法院 昌平法院 朝阳法院

编辑:姚日辉


作者:

京法网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